阅读历史 |

第4章 半途宿茶寮(1 / 2)

加入书签

天光微熹,蒙挚一如往常,在亲兵的簇拥下开始巡营。

玄甲冷冽,步伐沉稳,所过之处,甲士们无不挺直脊背,目光敬畏。

然而,无人知晓,就在片刻之前,这位冷面将军在自己寝帐的内间,又做了一件与他身份极不相符的小事——他将自己早饭中未曾动过的一碗热腾腾的粟米粥,悄然放在了内间的小几上。

然后他命令跪在外面的阿绾进去为他“整理床铺与换洗衣衫”,实则默许了她去享用那碗难得的热粥。

阿绾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了进去,跪坐在柔软些的地毡上,捧着那只还带着余温的陶碗,小口小口地啜饮。

粥米温热,稍稍熨帖了她空乏冰冷的肠胃,也驱散了些许长夜跪坐的僵硬。

她吃得极其小心,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甚至都像是一只偷吃的小老鼠,耳朵都竖了起来,留意着外间的动静。

帐外,蒙挚训斥樊云与辛衡的声音清晰地传来,语气极其不好,并且最终定下了他们前往骊山大墓服役一年的惩罚。

阿绾捧着碗的手微微一顿,心里却是一动。

樊云和辛衡也去?

蒙挚此举,表面是惩罚他们“勘验不力”,实则……或许也是将他们调离咸阳这个是非之地,甚至,可能另有深意?

他也担心有人害了这两人的性命?

或者是监视她?还是……保护?

她不敢深想,只觉得蒙挚的心思,也挺不好猜的。

军令如山,晌午过后,一切便已安排妥当。

吕英和白辰奉命“押送”阿绾、樊云、辛衡三人前往骊山大墓的进军营地。

没有囚车,没有马匹,只有漫长的官道和沉重的步履。

阿绾背着工具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秋日的官道尘土飞扬,路旁草木已见枯黄。

走了不过二十里,阿绾便觉得双腿如同灌了铅,膝盖上未愈的伤口也隐隐作痛。

她实在撑不住,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捶打着酸痛的小腿,带着哭腔抱怨:“就算是囚犯,好歹也有辆囚车代步吧?我真的走不动了……还有多远啊?”她仰起小脸,汗水混着尘土,在脸上划出几道狼狈的痕迹。

吕英擦了把额头的汗,无奈道:“还有八十里。将军说了,营中囚车和马匹都调去运送粮草了,连我们俩的马都没留下。凑合走吧。”他自己也是一脸愁苦,来回一百六十里全靠双脚,想想都觉腿软。

“八十里?!”阿绾眼前一黑,扁着嘴,几乎要哭出来,“那……那晚上肯定要在荒郊野外过夜了?”她从未在野外露宿过,一想到黑夜中可能出现的野兽或更可怕的东西,心里就直打鼓。

白辰心地软些,见她实在可怜,便主动接过了她那个沉重的工具箱,安慰道:“前面四十里处有个岔路茶馆,虽简陋,但总能遮风挡雨。如今天气尚可,在棚下凑合一晚应是无妨。”他顿了顿,又忍不住低声问道:“阿绾,你……你怎么如此不小心,竟将蒙将军府上御赐的玉璧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