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归云别院(1 / 2)

加入书签

晨光熹微,却驱不散笼罩温府的阴霾与死寂。温微遥换上一身素净的月白裙衫,外罩一件半旧的靛青斗篷,墨发简单绾起,只簪一支素银簪。

她脸色依旧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仿佛一夜未眠,憔悴中透着易碎的脆弱。

“小姐,您真的要去?”墨画忧心忡忡,眼中满是焦虑和不甘,“那萧闻笙……他……”

“不去,就是死路一条。”温微遥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她整理着斗篷的系带,指尖在袖袋深处那枚冰冷坚硬的青铜钥匙上轻轻拂过,如同触碰着一块烙铁。

“他既然‘请’我商议离京,至少说明,我们暂时还有‘活着’的价值。这是唯一的机会。”

她抬起眼,看向墨画,眼神深处是压抑的冰寒,“你留在府里,守好听雪轩,看好父亲那边。特别是府医开的药,每一味都要查清,煎药过程你亲自盯着。若有任何异动……”

她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里的狠意,让墨画心头一凛。

“是!小姐放心!”墨画重重点头,眼中是豁出去的决然。

温微遥不再多言,戴上斗篷帽子,遮住大半面容,独自一人走出了听雪轩。

清晨的温府,寂静得可怕,空气中还残留着昨日官差搜查留下的尘土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昔日繁花似锦的庭院一片狼藉,破碎的花盆、散落的杂物随处可见,如同经历了一场浩劫。

归云别院。

影枭如同一个没有生命的影子,在别院门口等候,看到她,一言不发,转身引路。

穿过熟悉的森严守卫,再次踏入那座临水的水榭。

萧闻笙依旧凭栏而立,背对着门口,望着窗外平静的池水。今日他换了一身墨青色竹纹常服,少了几分锦袍的华贵,却更添几分清冷疏离。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身。

阳光透过竹帘缝隙落在他俊美无俦的脸上,琥珀色的眼眸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深邃,如同两汪深不见底的寒潭。

他看着温微遥摘下斗篷帽子,露出那张苍白憔悴却依旧清丽的脸,以及那双此刻平静无波、仿佛认命般的眼睛,唇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温小姐很准时。”他声音清朗,听不出情绪,“看来,是想通了?”

温微遥微微屈膝行礼,姿态温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清芷…别无选择。只求萧公子信守承诺,放我父女二人一条生路。”

“生路?”萧闻笙轻笑一声,踱步走到桌边坐下,示意温微遥也坐。

“我自然说话算话。不过,离开京城,隐姓埋名,也需做些准备。”他拿起桌上一个薄薄的蓝皮册子,随手推到温微遥面前,“这是两份新的户籍路引,还有一张五千两的银票。足够你们父女在江南寻个小镇,安稳度日了。”

册子和银票,如同施舍。

温微遥看着那刺目的东西,袖中的指尖深深掐入掌心,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和一丝茫然:“多谢萧公子。只是……父亲病体沉疴,恐怕经不起长途颠簸……”

“这你无需担心。”

萧闻笙打断她,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掌控,“我已安排妥当。三日后,会有一支南下的商队途经京郊‘十里亭’。

届时,会有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那里等候。你带着你父亲,只带一名贴身仆役,随车南下。沿途自有人照应,保你们平安抵达江南。到了地方,自会有人将你们安顿好。”

路线、时间、方式,安排得滴水不漏,如同安排好一件货物的运输。温微遥心中冷笑,面上却顺从地点头:“是,清芷明白了。”

“很好。”萧闻笙满意地点点头,身体微微后靠,琥珀色的眼眸带着审视,落在温微遥身上,“那么,在你们离开之前,还有一件小事。”

温微遥的心瞬间提了起来。他果然还有后手。

“林氏给你的东西里,”萧闻笙的声音变得漫不经心,目光却锐利如刀,“除了那些借据密信,似乎……还有一枚小玩意儿?一枚青铜钥匙?”

温微遥的呼吸有瞬间的停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