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余波未平(1 / 2)
温微遥站在听雪轩的窗前,看着院中打扫的仆人。周氏倒台,管家权落入她手,府中似乎恢复了短暂的平静。但她深知,这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二房的覆灭空出了大量的资源和权力真空,像一块滴着血的肥肉,吸引着无数嗅腥而来的饿狼。
“小姐,”墨画轻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忧色,“三老爷那边……今日又去了老太太的静心堂,哭诉了半个时辰,说三夫人虽有错,但罪不至此,求老太太看在孙辈的份上,从轻发落。”
温微遥嘴角勾起一抹冷嘲:“他还是不死心。祖母怎么说?”
“老太太被吵得头疼,最后只说了句‘自有公断’,便打发他走了。不过,奴婢瞧着,三老爷出来时,眼神里颇有些不甘和怨愤。”墨画回道。
“跳梁小丑,不必理会。”温微遥语气淡漠,“他若安分,温家还不缺他一口饭吃。他若想兴风作浪……”她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寒意已说明一切。
“还有一事,”墨画压低声音,“奴婢发现,四房和五房那边,这几日走动得格外频繁。四夫人和五夫人似乎常在一起品茶绣花,但底下的小丫鬟们议论,说听到她们偶尔会提及府中产业和……小姐您。”
温微遥眸光微凝。四婶楚氏和五婶苏氏?她们之前一个犹豫,一个爽快地表态支持自己,如今周氏刚倒,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私下联络了?是想结盟巩固地位,还是……另有所图?
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扳倒一个周氏,并不能让所有人安分。
“知道了。”温微遥不动声色,“她们若只是寻常走动,便由她们去。让人留意着些,看看她们到底想做什么便可。”
“是。”墨画应道,又想起一事,“对了小姐,门房来报,说午后有一位姓白的公子递了拜帖,想求见小姐。说是……故交之后。”墨画递上一份素雅拜帖。
“白公子?故交?”温微遥蹙眉,接过拜帖打开。帖上字迹清逸,落款是“白芷珩”。这个名字……她有些模糊的印象,似乎是母亲柳氏一位手帕交的儿子,幼时曾见过几面,后来举家外放为官,便再无联系。他如今回京了?为何突然来访?
“可说了所为何事?”温微遥问道。
“门房说,白公子并未明言,只说听闻府上变故,特来探望小姐,或许……有故人之物转交。”
故人之物?温微遥心中一动。母亲离京匆忙,或许真有什么东西托付给了旧友?
“回复门房,明日巳时,我在花厅见他。”
“是。”
次日巳时,温微遥在花厅见到了这位白芷珩公子。
他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身月白竹纹直裰,身姿挺拔,面容清俊,气质温润如玉,眼神清澈明亮,见到温微遥,便拱手行礼,笑容和煦:“微遥妹妹,多年不见,可还认得芷珩兄长?”
他的态度自然亲切,仿佛真是多年未见的兄长,没有丝毫拘谨或谄媚。
温微遥敛衽还礼,姿态疏离而客气:“白公子客气了。不知白公子今日前来,所谓何事?”她并未接那“兄长”的称呼。
白芷珩似乎也不介意,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给温微遥,神色略显黯然:“前日收到伯母从京外托人送来的信和一些盘缠,信中提及她已随伯父赴任,京中只留妹妹一人,心中甚是挂念。信中还特意叮嘱,若我得空回京,定要将此物交予妹妹。说这是……微遥妹妹你周岁时,她为你戴上的长命锁,盼能佑你平安。”
温微遥接过那略显陈旧的锦囊,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把小巧精致的银质长命锁,上面刻着“长命百岁”字样,背面还刻着一个极小的“芷”字。触手冰凉,却仿佛带着母亲的体温和牵挂。
她冰冷的心湖,不禁泛起一丝涟漪。母亲……即便离开了,依旧在牵挂着她。
“多谢白公子特意送来。”温微遥的语气缓和了些许,“家母近来可好?”
“伯母信中只道一切安好,让妹妹不必挂念,只安心照顾好自己便是。”白芷珩温声道,目光关切地看着温微遥,“倒是妹妹,如今一人在京,支撑家门,着实辛苦。若有需要帮忙之处,尽管开口,芷珩虽不才,在京中尚有几位友人,或可略尽绵薄之力。”
他的关心显得真诚而自然,没有丝毫功利色彩。
温微遥看着他清澈的眼睛,心中却并未放松警惕。如今温家形势微妙,任何突然的接近,都值得怀疑。这白芷珩,是真的单纯念旧,还是另有所图?
“多谢白公子好意,清芷尚能应付。”她委婉拒绝。
白芷珩笑了笑,也不强求,又闲话了几句家常,问了问温微遥的近况,便彬彬有礼地告辞了,并未过多纠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