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 西郊(1 / 2)

加入书签

京城西郊,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官道两侧的田地大多已收割完毕,露出褐色的土地,显得有些萧索。秋风卷起尘土和枯草,打着旋儿掠过几处稀落的村落和沿途供旅人歇脚的茶棚。

在这片略显荒凉的地界,官道分出一条不起眼的岔路,蜿蜒通向一片不大的杂木林。林边,孤零零地立着一家车马店。土坯垒砌的院墙多有剥落,招牌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只依稀辨得一个“张”字。院子里散乱地停着几辆破旧的骡马车,槽里拴着几匹瘦骨嶙峋的驮马,无精打采地嚼着干草。

这便是“张记车马店”,一个为最底层的行脚商人、赶车夫提供廉价宿处和更换车马服务的地方,脏、乱、差,毫不起眼,是任何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驻足的存在。

然而,就在这破败车马店后院,最角落里一间终年弥漫着马粪和霉味的昏暗客房内,气氛却与外面的萧条截然不同。

油灯如豆,光线摇曳,勉强照亮了围坐在一张瘸腿木桌旁的几条汉子。他们穿着与外面车夫无异的粗布短褂,满面风尘,甚至故意在脸上、手上抹了些油污,但仔细看去,便能发现这些人的眼神锐利如鹰,身形精悍,坐姿挺拔,绝非寻常苦力。

为首的是个脸上带有一道狰狞刀疤的汉子,代号“屠夫”。他压低声音,语气沉肃:“……‘货’已安全抵达城外十里坡,一切顺利,未曾引起注意。按计划,明日寅时末,会分成三批,伪装成运送柴炭、山货和废铁的车队,分别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入城。最终在‘隆昌号’后巷汇合。”

他对面一个面色焦黄、像是常年有病的汉子“痨鬼”咳嗽了两声,声音嘶哑地问:“城里接应都安排妥了?隆昌号周围最近可不太平,听说多了不少生面孔。”

“放心。”另一个看起来最为普通、扔人堆里绝对找不出来的汉子“影子”接口道,他的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隆昌号’本身固若金汤,胡德禄也不是吃素的。外围我们也布置了十二个暗桩,分布在三条必经之路和两个制高点上。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们的眼睛。一旦发现异常,鹞鹰讯号立刻发出,车队会立刻分散,按第三预案潜入。”

“关键是褚老头那边。”“屠夫”用手指蘸了茶水,在粗糙的桌面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符号,那符号扭曲诡异,竟与温微遥父亲密信上的奇异符号有三分相似!“‘货’必须配合‘钥匙’,才能发挥真正作用。‘钥匙’至今下落不明,最大的可能就在那老叛徒手里。首领的命令是,‘货’安全之后,不惜一切代价,撬开褚老头的嘴,拿到‘钥匙’!”

“那老家伙窝在金水桥,缩得像只千年老王八,周围眼线多得跟蚂蚁一样,硬闯代价太大。”“痨鬼”皱眉。

“所以不能硬闯。”“影子”淡淡道,“等他出来。据观察,他每隔五日,会在清晨去一趟早市,采购些米面菜蔬,这是唯一规律外出的时间。下一次,就在两日后。那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影子”负责情报和行动计划,他的判断极少出错。几人闻言,都默默点头。

“城内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动向吗?”“屠夫”环视众人。

一个一直沉默着、仿佛隐形般的瘦小汉子“地鼠”突然开口,声音尖细:“温府那边,有点奇怪。那位温家大小姐,最近突然对她那些旧首饰上了心,嫌外面匠人手艺不好,四处打听会老手艺的工匠。动静不大,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总觉得有点巧合。”

“温柏川的女儿?”“屠夫”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她老子坏了‘圣山’的大事,死有余辜。一个小丫头片子,能翻起什么浪?不必理会,或许是女儿家矫情罢了。我们的目标是‘货’和‘钥匙’,节外生枝者,格杀勿论!”

“是!”几人低声应诺,眼中皆是冷酷与决然。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在这肮脏昏暗的客房内密谋之时,车马店对面荒草丛生的土坡后,两个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身影,正通过特制的千里镜,死死盯着他们这个窗口微弱的灯光。

“看清了吗?一共五人,正在密谈。为首的脸上有疤。”一个身影用极低的气声说道。

“嗯。记录特征。那个面色焦黄的,注意他的咳嗽频率和手势,像是某种暗号。”另一个声音更冷峻,“通知‘夜枭’,目标已部分入网,计划不变,等鱼全部进筐再收网。重点盯住明日寅时入城的车队,尤其是伪装成运废铁的那一队,‘货’最可能在里面。”

“明白。”

……

几乎在同一时间,温府“遥知院”内。

温微遥屏息凝神,指尖捏着一根极细的银针,在灯焰上小心地灼烧片刻,然后精准地刺向妆台上那支蝶恋花金簪松脱的细微金丝根部。她的动作轻柔而稳定,全神贯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