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 情深不寿(1 / 2)

加入书签

书接上回:

三位张家先辈正并排站在张焕面前。

张焕开门见山,“三位先辈,到底什么是极慧?”

手捧古卷的张书航面带笑容,做出了回答,

“极慧之人,可观察世间万物,可辨别人心善恶,可探寻天地之道。简单来说,极慧就是极强的观察,分析,学习的能力。如果条件允许,你甚至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

张焕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恕我冒昧,既然极慧如此强大,三位又为何都是......英年早逝?”

张书航笑容里多了些无奈,

“极慧虽然强大,但也有反噬。常言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慧极,极慧。也不知是谁起的名字,真是贴切。”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张焕喃喃重复着这句话,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特么也不像是短命的人啊……

他失魂落魄的样子早在张书航的意料之中,安慰道:“你也不必太过绝望,心中若无亏欠,何必怕死?”

张焕认真地看向他,叹了口气,“书航先辈,我心中确实有所亏欠的人和事。”

“哦?是何人何事?”

“我二十多还是个处男,我觉得我亏欠自己。”

张书航:......我他么就多余安慰你!

一旁的张狂奴插嘴道:“你也别听他故弄玄虚,极慧虽然有反噬,但我们三人并不是因反噬而死。”

张狂奴一手指着张书航,一边对张焕说道:

“这位大才子,活着的时候是一城小吏,北方敌国大举入侵,朝廷兵败如山倒,他腿脚慢,没逃掉。”

张书航仰着头,有些傲气地说道:“若要逃,我能想出一百种方法,但偏偏就是不想逃。城破之时,我也一步未退!”

看着眼前的文弱书生,张焕想象不到他竟然如此铁血英勇,心里多了一份佩服。

张书航不甘示弱,也反过来指着张狂奴,讲起了对方的故事,

“这厮本是个闲散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在北境游历之际,竟然留下来带着百姓开荒种地,恰逢鞑子入侵,田没种好,还丢了性命。”

张狂奴大笑一声,“我可不亏,我一人便引走了数百追兵,救下了上千百姓,可比你赚多了!”

“呸,我坚守重镇,也为百姓撤离争取了时间!”

“哦?争取了多少时间?难道是敌军砍死你用的时间?”

“你以为你被砍的时候用的时间很长?”

......

无视了吵闹的二人,张焕转头看向了一旁腼腆羞涩,穿着民国学生制服的张启智。

注意到张焕的目光,对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我没有他们两个那么大的本事,我只是四处奔走,宣传新思想,以期民众开化,但得罪了洋人和朝廷。我一事无成,不值一提。”

可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满是热诚和自豪。

不值一提的事,却是少年这一生做过最值得的事。

听完三位先辈的生平,这个一向戴着面具生活的腹黑年轻人,直直站定,缓缓弯腰,把头一直低到腰下,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躬,不敬先辈,只敬道义。

且不说自己觉醒了极慧以后,可能会遭受什么样的反噬,但此时此刻,张焕心中只有敬重。

三位突然受了张焕这一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没多久,张书航率先开口,“不必惋惜,在所有极慧之人里,我们运气其实还算不错。”

张焕抓住了其中的重点,“运气不错?”

“没错,我们三个所在的时代,正是时局动**之际,也都是死于自身坚持的道义,算是死得其所。”

张焕接着问:“那其他的极慧之人呢?怎么没有见到他们?”

“他们......全都死于自尽,而自尽之人,大多不能产生魂灵。”

听闻这话,张焕心中一惊,“他们为什么会自尽?”

张书航叹了一口气,

“极致的聪慧,会让人出类拔萃,也会让人成为异类,无法融入社会。但伤害最大的,却是极慧之人能看穿人心。

极慧与读心术不同,读心术是主动地去读出对方的想法,但极慧却是被动地看穿人性最深处的部分。

窥探人性,如同窥探地狱。

就是这一点,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希望。”

“那他们又为何不会产生魂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