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凭什么不让进(1 / 2)

加入书签

时间很快过去,眼看到了约定的时间,趁着老太爷和临时爹爹去上朝,我搞定了临时娘亲,带着小莲,轻轻松松,光明正大的出了卫府。

京都洛阳,不但是天子脚下朝廷所在,也是西晋的第一大城市。洛阳经济发达,有金市和马羊市,书生、侠客、商贾、名士都云集此地,街道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要不是急着去赴那几位先生的约,我定会趁这个机会,放慢脚步好好感受一下晋朝的风土人情。

我在小莲的带领下,穿街过巷,很快来到一家三层高的气派酒楼前。小莲看了看手中的名帖,兴奋地跟我说道:“公子,就是这里!”

我抬头看了一下酒楼的招牌——泰丰楼。

一看就是个消费极高的地方,晋朝的清谈名士都这么有钱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走进了泰丰楼。酒楼的小厮极有眼色,见我进来,忙陪着笑脸迎过来:“这位客官,可是卫玠卫公子?”

我点了点头,虽然有点好奇他怎么一眼认出我来的,但也不好开口去问,小莲说卫玠在外面就是一个高冷的花瓶,我得维持我高岭之花的姿态。

于是我只点了点头,身后的小莲交上名帖,他看了一眼,瞬间明白过来,“原来王先生一行等的是您,快随我来。”

我二人随着那小厮上了楼,在三楼的雅间里,几个男人正高谈阔论。小厮叩了房门,里面说话的声音瞬间便停住了,紧接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过来开了门。

“王先生,卫公子来了。”小厮让开身子,让我与这位王先生得以面对面而站。

双方互相打量一番过后,这位王先生便扬起笑:“早听卫璪说过,他的弟弟貌比潘岳,如今看来竟是真的。”

屋里几个看热闹的纷纷伸长脖子看过来,我脸上一热,竟然有种被人当街看戏的窘迫感。王先生似乎也发觉我的尴尬,忙朝身后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收敛一点。

接着,他十分自然地揽过我的肩膀,将我往桌边带,“卫小公子,这里都是些行走江湖的粗人,你不要在意。”

他将我带到桌边站定,开始一一给我介绍在座的各位。我将在场的四位男子打量一遍,没有一个是长得像温垚的,内心有股淡淡的失落,我挂起笑,又听见那位王先生自我介绍道:“我叫王澄,琅琊人。”

我忙粗着嗓子回道:“原来是王先生,久仰大名了。”

王澄哈哈大笑,用力拍了一下我的肩:“卫小公子不必客气,我虽长你许多,你也不用以先生称我,跟他们一样,喊我一声王大哥便是了。”

这话不知是真心还是玩笑,在场的几人都笑起来。我嘴角抽搐一下,心道:“原来是个自来熟啊……”

遂不再扭捏,十分自然地喊了声“王大哥”,王澄十分开怀的应了,拉我入座。

接下来,几人就所谓的玄学展开了一轮厮杀般的研讨,我在一旁留神听着,渐渐明白过来:

玄学就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学说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

这种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玄学,主要以有无问题为中心,分贵无与崇有两派。而在场的几人属于哪派,我暂时还没理清楚……

几位名士凑在一起,辩证完一轮又开始新的一轮,这次讨论的是梦境。罕见的,几人分成了两拨,一拨认为梦是人无意识的一种举动,另一拨人则认为是仙人操纵,双方引经据典,吐沫横飞,那架势恨不得立马掐起来。

我坐在他们中间,俨然一股清流……

然而,在我对面那位李姓男子第三次把唾沫喷在了我的茶杯里以后,我终于忍无可忍,一掌拍在桌上,大声道:“慢着,听我来说!”

几双眼睛齐刷刷停留在我身上,就连方才高谈阔论的王澄都住了口,饶有兴致的看向我。

“哦?卫小公子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王澄的话语间满满的自负,似乎并不觉得我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论来,我瞥了他一眼,心道:不就是个梦吗?我们现代对这个的解释多了去了,我随便说一个都是你们没听过的。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在几位名士的注目下,吧啦吧啦讲起来。

从梦字的象形起源讲到梦的意识形态,我喝光了三大杯茶,期间停下来的时候,几位名士连大气都不敢出,只耐心等我喝完继续讲,似乎真的被我的言论震住了。

王澄的目光渐渐流露出赞赏,等我说完,他一掌拍在大腿上,说道:“听卫公子清谈,胜读十年书啊!来来来,卫公子,我王澄以茶代酒,交你这个朋友!”

说着,他举起面前那杯不知道被喷了多少口水的茶杯,对我说道:“我先干为敬!”

看他十分霸气侧漏的喝掉了那杯茶,我眼角抽搐了一下,也举起了茶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