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五章县学学子(2 / 2)

加入书签

听到农家汉子的话后更是激动不已,纷纷附和。

“可不是!看看人家穿的绫罗绸缎,咱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呢!还有卖的那糕点,一斤糕点都抵得上一斤肉贵了,而且他们还拉上了李家老铺,以前李家老铺的点心多便宜呀,自从少东家拜了那女人为师,价格可涨了不少,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是吃不起了。”

一个大婶喊的声音很大,胳膊上挎着的框里正装着两包包好的点心。

“看看这点心,这么一点就收了我一百文,若不是家里孩子实在吵着要吃,我可舍不得买。”

不止她在说,其他人也都在应和着,说蜜羹坊的点心贵,说他们家被流放了,还与民争利,更是说他们不顾朝堂礼法,与官勾结,逃避服役。

前面的若是针对温家,后面这句话就是在针对幽州的官员和温家了。

文大人挑挑眉,没有阻止那些人议论,而是看着农家汉子说道。

“这些都是你听说来的?可有去求证过?”

这话明明是对农家汉子说的,可旁边两个学子的脸色却有些红。

他们都是读书人,听到这件事后纵然愤慨,却也应像先生教导的那般,去求证事情真相,不能人云亦云。

可如今,他们却因为一时头脑发热,立在了这公堂之上。

文大人问的话像是在打他们的脸一样。

农家汉子结结巴巴,“是,是听人说的,不过草民也曾到罪犯村外打猎过,那边的人都说温家人不服役呢。”

孙志鑫脸上的羞红渐渐褪去,看了那个农家汉子一眼后拱手说道。

“大人,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派人去打听一番,便能知道真相如何,不如我们就在这等着,您可派县衙的人去罪犯村问问,那里不是有很多看守的大人吗,他们必定是知道事情真相的。”

他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看得旁边的前书和忍不住想揍人。

这位好友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躁了,遇到事实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被人一穿洞便入了套。

此刻他已经察觉有些不对,温家的事他一直都有听说,县学的先生们还曾拿出他们家的案例来讨论。

他们自然不敢讨论温青安贪污的事,却可以说说他们在镇上开店的事。

当时学堂里的同窗都很激动,一方觉得温青安本就贪污受贿被处罚,就因过着艰苦日子好好赎罪。

另一方虽不觉得温青安被罚有什么过错,却觉得同是一国子民,不必如此赶尽杀绝。

而且温青安在任期间,疏河道、防瘟疫,也是做过很多利民利国的好事。

更不用说温长苏,小小年纪便驰骋沙场,乱军中取敌将首级,在边境,一提到温长苏的名讳,那就是立在边界线上的一枚旗帜。

当时钱书和是站在温青安应好好赎罪那一方的,也借鉴了不少事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所以今日在听到街上有人议论温青安一家从未服役时,才会如此愤慨,没有去查明真相,便与人群一起来告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