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样他在傅阮阮这里才有(1 / 2)
满月宴,傅阮阮和嫂子们聊着天,张嫂子带来了一个消息:“听说首都那边情况挺糟糕的,我们这边也差不多。”
增加了好几个兵团,打算把供给稳住,最近边境时不时出现骚扰,部队这边增派了人手,她们即将要忙起来。
因为调配的原因,今年的春季军装没来得及下发,因为数量不够,上头已经愁死,所以给家属院派发了任务。
她们每个人都领到了十套军装的数量,半个月内要交。
虽然是春装,但也不少工序,靠手工怕是难以完成,裁剪,缝合,都是活。
傅阮阮有缝纫机,一天能做个五六套,前提是有人帮忙裁剪。
张嫂苦笑:“我们就是想去买缝纫机,也没货,说是很多厂减少了生产。”
还是傅阮阮有远见呀,刚到家属院就去弄了一台回来,现在省事得不行。
傅阮阮:“你们平常多久做一套?”
她们做事都是单独做的,傅阮阮想着要是大家把活集中起来会不会快一些。
张嫂:“要剪裁,还要缝合,全心全意做的话,一天大概能做一套半。”
太费时间了,有时候走线不齐还得拆了重来,很费功夫。
傅阮阮想了一下,“张嫂,我这有个法子你看会不会更快一些。”
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张嫂听得愣住了:“小傅,你,你咋想到的?”
这个傅阮阮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之前进一个厂子看过他们的生产方法和模式,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
就知道问傅阮阮是对的,张嫂虚心求教:“小傅,你说,我们试试看。”
傅阮阮把流水线的一些经验告诉了张嫂,就是分人剪裁,然后每个人做一个细节,要么做袖子要么做一身衣领这些,然后缝合。
张嫂一听,这办法好,专注做一样效率会高很多:“我们这就去试试,小傅,回头要是有啥不懂的,我们再来请教。”
“行,随时都可以,我反正在家带孩子。”
伍元兰考虑到傅阮阮还在月子中,而且有三个孩子要照顾,根本腾不出手,就没给她安排,但是征用了她的缝纫机。
张嫂和傅阮阮聊了会后就去帮忙了,傅鼎山作为外公帮忙招呼客人,他本就是会个会做生意的,做这些得心应手,他还很会聊天,聊一会就能把人家家里几口人,老家哪里的,孩子几个给问了出来。
傅鼎山是个很会聊天的人,虽然固执,但是也只是对他自己一手办起来的厂子固执,觉得只有自己才能把厂子带得很好,别人都不行,所以傅阮阮劝说的时候他才会犹豫。
霍淮安在厨房忙碌,周烨他们都是主力军,嫂子们就帮忙打打杂,桌子是从各家借来的,还有凳子这些,傅阮阮家里可不够。
如今办酒席都是这么着,没有谁家会囤大量的桌椅板凳和碗筷。
时代是如此。
傅阮阮完全不操心这个,都是霍淮安安排的,包括满月酒的菜也是他和傅鼎山商量着定,她就负责睡觉奶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