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技术崇拜(2 / 2)

加入书签

再参考墨石集团之前的成熟技术,都是在实验室验证之后快速实现了技术应用,并且得到了极好的市场反馈。

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技术。

“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我确实有些想法。”

搞清楚范玉石等人的目的,宋元点了点头。

之前他之所以在实验室埋头一个多月研究,就是想尽快将这项技术投入应用之中。

奈何自己连实验室验证这一关都没有闯过去,后面的事情也只好作罢。

范玉石他们更多的是搞研究,对于应用技术这方面,确实有些欠缺。

好在自己有系统之前提出来的一些思路,正好可以用上。

这样一来,也能够尽快将这项技术投入应用。

“我就知道你小子鬼主意多,看来我们这趟真的来对了!”毛志涛得意地说道。

之前来的时候,范玉石还在纠结,要不要请教宋元,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没想到宋元真的早有筹划。

“呵呵,我们搞技术,自然要对整个技术各个环节做好通盘考虑,这样才能确保技术的应用价值。”宋元缓缓说道。

“这一点,我们确实做得不够充分!”

范玉石认真地点了点头。

一个六十多岁的院士,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敢相信。

可这也正是范玉石的气度。

作为院士,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也非常明白自己的短板。

搞理论和实验研究这么多年,他在自己的领域之中走在前列,更多在意的是理论的创新,有时候往往就忽视了理论的应用效果。

“量子纠缠地应力压实技术,原理起源于量子纠缠,而应用落脚于地应力压实。”

“各位专家已经获得了技术的验证,那么我们下一步要走的,就是推动这项技术快速落地。”

宋元说着,让姚思妍拿出一张纸,开始在上面画了起来。

地应力压实技术的应用,宋元早就有些打算。

在他的初步计划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个是民用,一个是军用。

民用主要包括矿山开采和隧道建设。

而军用包括防空洞、地下掩体、深地研究实验室和机密工程等。

这些应用都有着统一的要求,就是周围岩体的稳固性,而这正是这项技术的优势所在。

根据系统的介绍,宋元计划首先在矿山开展技术应用。

矿山生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

包括周围的水动力条件,地应力变化,地温异常等等。

同时还要考虑矿体的规模、上下岩体的性质等等。

而且在矿山开采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小导管掘进技术,也是现在隧道工程、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可以说,只要能够在矿山开采之中实现了量子纠缠地应力压实技术的成功应用,在其他的地方的难度就不会太大。

这样一来,不光能够实现技术的应用,更能够在后期实现快速的推广,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尽快形成新的技术体系。

“唰唰唰……”

原本空白的纸上,很快出现了矿山巷道的立体图。

“第一个应用试点,就在这儿了!”

放下笔,宋元的手,指在了巷道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