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当地名鱼:明太鱼(2 / 2)
没什么说的,很正常的事情。
境内捕捞也要结交那边的高层,这特么就窝火了。
可谁让人家船好,并且蛮不讲理。
即便上头允许老百姓购买铁皮船,改装各类渔船。
问题是允许归允许。
买船改船都是要花钱的。
在这个人均月收入几十元的年代,先不说订购铁皮船需要多少钱。
单是安装柴油发动机。
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还是有关系的情况下。
没有关系的平头老百姓,握着钱都找不到门路。
“这么说来,王家打算结交北边那帮人,获得更大的利润了?”
顾尘反问道。
“估摸是这么回事,不过那帮犊子开价也是真够狠,你猜猜,他们都跟王家要了什么?”
“什么?”
李大龙夸张地说道:“两台彩色电视机,两台电冰箱,还都得是进口,国内的人家不要。”
“卧槽,这几样玩意加在一起,5000块都未必能挡住啊……”
顾尘惊了。
1983年,国内老百姓刚刚吃饱肚子。
黑白电视机都算是稀罕物,更别说电冰箱了。
整个王家村。
唯有王家有一台电视机。
纵然这样,也只是国内的14寸黑白电视机。
彩电,冰箱。
他们这是要疯啊。
伴随着国内先后与小日子,大老鹰建交,进口家电大量涌入国内。
问题是。
这些玩意都要凭票购买。
里外里算下来。
王家想要得到那边的帮衬,5000元可能都不够。
如此想来。
也难怪帮艇生意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红火起来。
那个时候。
国内已经实现了经济上升。
铁皮船,柴油机渔船比比皆是。
沿海鱼货开始呈现过度捕捞的趋势,各家船主纷纷打起越境捕捞的生意。
这边的渔民手里有钱有船。
反倒是北边开始穷得当裤子。
形势逆转。
变成国内渔民去他们那边抢鱼货。
……
王家村村委会,几名村干部边嗑瓜子边扯犊子。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眼前。
“你不是出海了吗?咋这么快回来了?”
民兵连长高大山疑惑道。
“老高,瞧你这话说得,咋地,出海就一定要走十天半个月。”
顾尘丢给高大山一包经济牌香烟。
又拿出另外几包烟。
分别甩给妇女主任,村会计,村长。
几个头头脑脑接过顾尘递来的香烟。
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小子想干啥。
“借电话用一下。”
说罢。
顾尘不客气地拿起桌子上的黑色摇把子电话。
“接线员嘛,我是王家村,麻烦转接一下便民饭店,我有急事!”
这年月,个人电话趋近于零。
纵然家里有电话,基本都是单位配的办公电话。
没有一定级别,又想打个人电话。
唯有去镇上的邮电所。
村干部面面相觑,姓顾的今天唱的是哪一出。
堂而皇之使用村委会的电话。
还特么说我有急事。
不知道的。
还以为顾尘才是王家村的一把手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