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计划双轨制与十吨鮟鱇鱼(1 / 2)
你不了解里面门道这不奇怪,毕竟,你不是机关里的人,你姐夫在国营食品厂上班十多年,他对此竟然也是一无所知,这才是我最生气的地方。”
徐彩霞压着火气,数落自家老爷们白在国营单位混了这么多年。
除了技术,真的是啥都不想。
脑瓜子简直可以和张铁柱媲美,都是缺根弦的虎逼。
“我问你,外贸出口属于计划内任务,还是计划外任务?”
“当然是计划外……哦哦哦,我明白了!”
顾尘脸色一变,难怪徐彩霞要骂自家老爷们是虎逼。
马志国确确实实没长脑子。
身为国营单位工程师,正儿八经的铁饭碗干部,竟然连计划内和计划外都搞不清楚。
见顾尘一点就通,徐彩霞庆幸自己没有找错人。
但凡马志国有顾尘一半的脑子,自己都不用天天为他操心上火。
谁不想每天舒舒服服地上班下班,与丈夫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问题是。
徐彩霞不操心不行啊。
“徐姐,我多嘴问一句,这批烤鱼片,是不是近期就要交货?”
顾尘说道。
“下个月中旬之前必须交货,不然,就要赔偿外商巨额违约金。”
徐彩霞的脸上再次浮现出愁容。
“不论是你姐夫的食品厂,还是咱们当地的国营捕捞队,都没有额外获得鮟鱇鱼的任务指标。”
随即,徐彩霞道出了整件事情最麻烦的一环。
计划双轨制。
八十年代之前,全国各个单位犹如一部大型机械的零部件。
工厂只负责生产,商品由上级部门统一收购。
以统购统销的方式,调拨给商业部门。
国营渔场,渔业大队亦是如此。
按照去年指定的全面捕捞计划,按部就班地出海捕捞计划内的各类水产品。
捕捞完毕。
交给上级部门进行分配。
八十年代后,计划双轨制开始出现。
国营企业和工厂拥有了一定程度销售权。
俗称,计划外订单。
完成上级制定的计划内生产任务,余下的时间可以进行计划外生产与销售。
“徐姐,我大概明白了,姐夫意外来到了这笔巨额订单,忽略了原材料供应的问题,换句话说,食品厂有能力在规定日期内,生产出满足订单需求的烤鱼片,但是渔业大队可能无法给厂里供应鮟鱇鱼,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计划指标。”
“如果打申请,调动渔业大队临时出海捕捞,一层层走下来,恐怕要等到明年才有眉目,你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吧?”
顾尘整理了徐彩霞话中的各种意思。
简单来说。
订单拉到了,原材料却没着落。
徐彩霞点点头,说道:“这里面还设计一个复杂的问题,跨系统申请。”
“跨系统申请?这又是什么意思。”
顾尘纳闷道。
“你姐夫的食品厂属于轻工业单位,而国营渔场,渔业大队是水产农林系统的下属单位,同系统之间打报告,递申请都要一个多月才能有眉目。”
“跨系统申请,三五个月都有可能。”
徐彩霞所在的百货大楼属于商业系统,与轻工部门说得上话。
换成主管渔业捕捞的农业部门。
基本没有交往。
按照正规流程,马志国需要先打报告,详细说明十吨鮟鱇鱼的用途,再将报告上交给市里的轻工业局。
随后,轻工业局进行审阅,批复。
没有任何任务以后,转交市经贸委。
重新走一遍流程。
市经贸委再转交给市农业局,渔业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