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都是为了集体,违反原则是可以理解的(1 / 2)

加入书签

一年多以前,高飞结识了一名回国探望亲属的港城商人。

也正是这个人。

为高飞打开了一条从未想过的发财门路。

走私。

此人虽是港商,却不是港城人。

真实身份是来自南棒华侨。

半数东北人来自鲁省,而生活在那帮这群华侨,同样以鲁省人居多。

由于两国始终没有建交。

南棒华侨的身份显得十分惹眼。

有鉴于此。

此人跑到港城开公司,给自己套了一层港城外商的皮。

如此一来。

他才能顺理成章地返回国内探亲。

回国探亲只是其一。

另一层目的则是寻找合伙伙伴,搭建起一条的连接港城,南棒,东北的海上走私网络。

南边的走私生意如火如荼。

电子表,收音机,录音机,磁带,衣服鞋帽,五金百货,件件都能获得高额利润。

反观东北。

由于距离港城较远的关系,港货走私生意几乎是一片空白。

对于他们这类喜欢铤而走险的买卖人来说。

空白的市场等于是一座座金山。

距离丹城最近的南棒港口,海上距离仅有240海里,约等于450公里。

一艘200马力的快艇全速航行,每小时的速度差不多可以达到50到60公里。

早上出发,几小时后就能抵达毗邻丹城的公海。

迅速完成交易。

快艇当天往返一点问题都没有。

高飞尝试着交易了几次,果然是大赚特赚。

可惜。

钱赚得多了,问题也来了。

上头也不知道咋想的,竟然在今年开始进行治安严打。

这股风头不但席卷了陆地,就连出海渔民也不能例外。

海上巡逻船开始变多。

特别是距离公海的区域,一旦被抓住,最轻也是牢底坐穿。

高家兄弟舍不得这门日进斗金的生意,突发奇想打算借一张虎皮。

与国有单位签署供应合作,承接他们的捕捞任务。

如此,就能得到相应手续和批文。

一旦遇到海上巡逻船只,出示手续证明自己是替国营单位进行深海和渔业捕捞。

蒙混过关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

万万没想到,高飞刚准备付诸实践。

一连串意外打得他措手不及。

“大哥,大哥?”

见高飞又开始走神,高鹏只能用力拍着对方的肩膀。

“我出去一趟,记住了,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咱们兄弟如今都是体面人,不是以往那种光脚不怕穿鞋的混子了。”

高飞起身便要往外走。

唯恐夜长梦多,必须马上联系西河村。

从根子上断了顾尘坏事的各种可能。

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

还有一个人,也在为顾尘忙活着。

拿人手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