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巨额财富到手(1 / 2)
就定三个月后,这些票子和钱,差不多够我朋友用一段时间。”
顾尘草草结束这场不算愉快的会面,拉着旅行箱走出房间。
下一刻,程耀祖筋疲力尽地坐到沙发上。
阿良忧心忡忡道:“老板,这个人太可怕了,好像对我们的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
“长江后浪推前浪,此人绝对不是池中之物。”
程耀祖掏出手帕,擦拭着头上冷汗。
一个既不知根,也不知底,又了解你各种软肋的怪人。
试问,谁遇到会不害怕,会不心虚?
特别是顾尘说的两句诛心之语。
说出口,差点没要了程耀祖半条命。
“收拾一下东西,咱们赶紧去机场,这种人只能交好,绝对不能得罪。”
休息了一会,程耀祖决定提前去机场等着。
“老板,接下来真要和他继续交易金条吗?”
“正如他说的,这些金条不仅是能卖出高价的黄金,更是重要古玩,顺利拿到港城,能为我们获得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收益。”
不费力气增加十分之一的资产,程耀祖岂会弃之不顾。
“可这个人知道得太多了,我们却对他毫无了解。”
阿良试探询问程耀祖,能不能通过他在当地的关系,打听一下顾尘的详细底细。
“千万不要!”
程耀祖厉声道:“你跟了我十多年,我一直把你当成心腹,千万别抱着这样的念头,一旦被顾尘察觉,这个人或许真会和我们鱼死网破。”
常年做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程耀祖做了多少亏心事,顾尘无法了解全貌。
自己知道自己做的事。
来往内地的港商人数众多,相关部门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进行详细调查。
可是收到针对某人的匿名举报信。
并且内容耸人听闻。
有关部门必然会集中精力,专门调查这个人。
一旦展开调查,程耀祖的老底儿也将无所遁形。
一边是巨大的风险,一边是巨额财富。
只要脑袋没进水,都知道该选择哪一边。
阿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程耀祖将五根金条放在身上,带上阿良离开了宾馆。
根据今年的国际金价,港城的黄金兑换比例约为1克金子兑换58元龙币。
程耀祖以50元一克的价格向顾尘收购金条。
看上去只挣了一点点。
实际差价,几十万都不值。
这些金条是鬼子占领东北时期,监工铸造的标准金条。
保存完好,每根金条都能清楚地看到金条铸造厂,发行金条的银行,专属的出厂编号印记。
因此,又被称为厂条。
这类的金条的存世数量非常少。
大部分被小鬼子运回到国内。
少部分金条又在解放以后,被有关部门收缴,重新铸造。
物以稀为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