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小海参,大用途(1 / 2)
见顾尘一语道破其中关键,徐彩霞对于顾尘接下来的话,开始抱着浓厚的兴趣。
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回事。
纵然上头从来没说过,人员任免,晋升提拔与挣钱挂钩。
但是没有说,不代表没有这么做。
别看徐彩霞仅仅是一名科级干部,所在单位也只是一家县级百货大楼。
经常去市里开会,学习上头的精神和决策。
好多事情都在不言中。
自打进入八十年代,南方各地的新闻频繁超过老工业基地北方。
不是诞生了多少万元户,就是与港商进行了哪些合作,解决多少工作问题,创造了大量的税收。
几个特区的成立,进一步加深了徐彩霞看法。
能挣钱,特别是能挣外国钱的干部。
再年轻也能被提拔重用。
“姐,最近我发现了一种能够带来大量外汇的海产品,姐夫的食品厂有设备,有人员,反正就是啥条件都具备,我提供原材料,姐夫负责深加工,从小鬼子手里挣大钱,算不算大功劳。”
“什么海产品?”
徐彩霞迫不及待道。
“海参。”
“嗯?你说啥,海参?”
徐彩霞一脸懵地说道:“这玩意能挣大钱?”
“您听我把话说完,普通海参肯定是不成,但只要经过一番包装,并且品质杠杆过硬,就这么说吧,一斤干海参的价钱,比得上我姐夫他们厂卖几千斤烤鱼片了。”
“真的假的,一斤不值钱的海参咋就这么值钱?”
要不是知道顾尘的能耐,徐彩霞早就喷她一脸了。
海参这玩意不算啥稀罕货。
逢年过节的时候,上级偶尔会给百货大楼配发一些来自隔壁鲁省新鲜海参和的干海参。
徐彩霞没少吃。
咋说呢,味道也就一般般。
“姐,我现在说再多,您也未必能相信,等我从市区回来,给您看看我的收获,到时候您啥都明白了。”
闻言,徐彩霞仔细想了想。
口说无凭,顾尘这么说倒也是在理。
“假如这事真的成了,你又咋保证供应呢?”
不再纠结海参能不能卖上大钱,徐彩霞转而问起各项准备。
“说起这件事情,老宋就成了关键,另外,还得有乡亲们的支持,绝对不能给我拖后腿。”
顾尘不动声色讲起铁皮船的事情。
通过拉拢村委会干部,顾尘成功得到了被王忠诚一家长期霸占的铁皮船。
如今,船只正在县造船厂大修。
估摸着一个月左右,这条船就能重新下水,启航。
成为顾尘捕捞生意里重要工具。
有了铁皮机动船,得到老宋的暗中支持,等于打通了捕捞海参最为关键的一环。
只不过。
铁皮船毕竟是王家村的集体财产。
王忠诚父子不会甘心失败。
说不定要三天两头给顾尘找麻烦。
要是能弄点化肥,进一步收买人心。
任他王忠诚如何上蹿下跳,为了每年的粮食问题,全村老百姓得罪谁,也不敢得罪顾尘。
“化肥的确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不过姐这里啥东西都有,就是弄不到化肥啊。”
徐彩霞细细思量,不由得面露难色。
术业有专攻,百货大楼纵然有着各类乡下难得一见的商品。
唯独没有化肥这玩意。
与水泥,钢筋等建材一样,化肥也是管控的重要物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