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新一年的出海捕捞计划(2 / 2)
“你借这玩意干啥?”
李大龙下意识问道。
“回去再说。”
顾尘没有立刻解释原委,招呼李大龙帮忙把装有潜水装备的箱子绑在摩托车后座。
还是那句老话。
计划经济末期,个人能买到的渔业设备屈指可数。
就连潜水装备,也不是个人和个体户能够染指的。
想要弄到这些东西,必须走有关单位的门路。
放眼整个丹城。
拥有潜水设备的渔业单位不计其数,种类却非常单一。
像国外那种轻便简单,携带氧气罐的潜水装备,或许能在连城看到。
至于丹城,只有这类老式潜水装备。
也就是那种看着跟宇航服似的。
又臃肿又笨重的潜水服。
饶是如此。
想要借到这类设备,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潜水员穿戴上老式潜水服,需要通过船上工作人员配合才能进入海里。
一根氧气管联系船上和水下。
之所以借用潜水设备,是为了全方位地调查辽参的生长区域。
无论加快铁皮船修缮,还是为铁皮船加装120马力发动机。
乃至于借用潜水服,都是围绕着一件事情展开。
丹城地区的海参数量有限,即使到了后世,依旧不成气候。
连城的海参不但数量多,寻找难度也远远低于丹城。
十几二十年后。
连城海参俨然成了辽参代名词。
其他人还没有注意到海参经济价值之前,先一步进行领跑。
占据领跑地位。
等于率先拿到了高端海货供应商的入场券。
傍晚,顾江和李大龙一前一后回到村子。
招呼李大龙明天中午过来开会,顾尘借用村委会的电话打给姥姥姥爷所在的村子。
吩咐老舅张铁柱,明天中午也来一趟。
隔天。
四人聚在屋里吃饭喝酒。
酒过三巡,顾尘放下酒杯,看了一眼门外,低声道:“大哥,老舅,大龙,下次咱们去连城的时候,我会多带点家伙,如果碰不讲道理的瘪犊子,啥也别管,就和他们干。”
“这一回有了合规的跨区域捕捞手续,谁敢挡咱们的路,咱们动手属于自当防卫,不用受到任何追究。”
“你先等等。”
顾江错愕道:“咱们到底是去寻找海参,还是去那边打架?”
乍一听到顾尘的意思,顾江莫名其妙地感觉二弟不像是去找海参,更像是去报仇。
“哥,这叫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北棒渔民来咱们的海域继续越境捕捞,你能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完成捕捞作业,又大摇大摆地离开吗?”
顾尘提出多准备家伙,主要是防范继续出现上次的不利局面。
跨区域捕捞,任何时候都是一件令人不爽的事情。
当地渔民与外地渔民发生冲突,更是跟家常便饭一样频繁。
连城海域渔民众多,可以通过船只编号,认出渔船归属地。
看到外地渔船在自家渔场捕捞,说不定就会主动过来找麻烦。
即使带着全套捕捞手续,依旧会遇到蛮不讲理的当地渔民。
多准备几手,也能有备无患。
出事的时候不至于吃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