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24 道观(1 / 2)

加入书签

重岩叠嶂,青山如黛,入目三分翠浓。雄师猛虎仰天长啸,行走于山林间。瑰丽的锦绣山河下,尽显青春激扬的姿态。漫山遍野开满了绚丽的山茶花,向阳而生,恣意地由着性子、大大咧咧绽放。

每逢雨后,便有一道长虹架在山间,五彩缤纷而炫目。选择了野外,就是选择了自由,那些花儿高傲而美丽,不为迎合人类,只为心中欢喜。

那所道观坐落在一处深山老林中,触目所及之处皆是绿荫。距离京师不远不近,冷冷清清的。寂寥的山中,生长着茂盛的植物。参天大树盘踞山中,悠然森严。林间鸟鸣,黄莺婉转悠扬,一条清澈的溪流自上而下蔓延开来。顺着布满青苔的石阶,走进山中。

“好了,就送到这里,你们回去吧!”明霜霜不由分说接过包裹。

“我们回哪里去?公主在哪我们便在哪里啊!”

莫名其妙的话语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她们困惑极了。

明霜霜语重心长:“多少年风风雨雨,你们都陪伴我,是时候放你们自由了。我来道观就是赎罪,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我的罪孽与你们无关。你们正值青春年华,就别浪费岁月在道观中。”

“走吧,你们自由了。你们可以去游山玩水,也可以去嫁人做个贤妻良母,随你们。我给你们准备的嫁妆就在公主府的蔷薇阁里,什么时候你们要嫁人,就自行去取了嫁妆。我就不凑热闹,也就不去参加婚礼了。”

金玉二人齐刷刷跪下:“愿陪公主身边一辈子。”

明霜霜:“好了好了,起来吧。离开公主府之前,我就将你们二人的卖身契烧毁了,你们不再是奴籍,现在是良民了。去吧,好好过日子。”

见她们二人不为所动,明霜霜劝慰道:“我愿意耗尽一生苦行修渡,你们实在没必要为了陪我而搭进下半生的时光。听话,你们站起来,快走吧,我就不送了。”

金玉二人固执,“愿陪公主。”

微风拂面,送暖入人心。

见她们如此固执,明霜霜实在没辙,想出一招:“你们陪我修行也没用啊,不如你们找点兴趣爱好发展吧。一直以来,你们尽心尽力服侍我,也没有个什么私人的时光,去享受生活。你们要是实在不想离开我,可以呆在附近的镇子上,咱们想见面随时都方便。”

“你们要是继续跟着我,那和从前有什么区别?”顿了顿,她继续说道:“我希望一个人静下心来,在道观中得到灵魂的救赎。”

大家各退一步,别再倔强了。

修行,是一场艰苦的磨难。

“是!”

“好!”

“好了,我不再是高贵的公主,你们也不是我的奴仆。从今往后,你们与我一样,都是平凡而自由的普通人。别再动不动就下跪了。”

不经历一番磨难,她始终不会明白生活的意义。

来一场精神的苦旅,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明霜霜等到她们的背影消失与眼前,才转过身去敲开了道观的大门。她只身一人,来奔赴一场

精神的苦旅。

清风道观。道观倒是不大,门匾上的红漆都掉色了,足可见创办时间很早。寂静安宁的氛围,应该是很少有人来此。

明霜霜提出去道观修行,是皇帝建议她来这清风道观的,人少。

“谁啊?”一道粗犷的声音从门后传来,说话者正是道观的方丈。

注:因为方丈一词本来就是称呼道教最高领导者的,这一词出自中国,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借鉴这一称呼。方丈,原为道教固有的称谓,在道教中,讲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的称谓,亦可称“住持”。【具体在百度百科(或360百科)搜索“方丈”一词。】

方丈看了她一眼,笑嘻嘻:“哦,原来是你啊。他飞鸽传书,我已经知晓你的来意。这样,你跪下磕三个响头,你就是我徒弟了。”

明霜霜:“我是来修行的,并非来拜师学艺的。”

方丈提了她的包裹,似乎并不将她的反对意见放在心上。径直走进道观,他边走边介绍:“徒弟啊,以后你就睡这间禅房了。咱们平时吃饭在那边,你瞧见么,有葡萄架的那边。整个道观里所有的房间都没有锁,你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

明霜霜欲言又止,我不是很想拜师学艺。

方丈似乎是许久没有同人谈话,在深山老林中清净惯了,今日格外的话痨。

“你喜欢吃辣吗?我很会做菜,不知道你有没有忌口的。奥,对了,山里夜间蚊子多,你记得睡觉前放下床帘。你先四处转转,我去做饭。”

房间的整体布置偏橘色,焕然一新的桌椅板凳,明显是精心装饰过的。几日前,皇帝就早已飞鸽传书,告诉了方丈一切。故而,这间遍布灰尘的禅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许是多年孤寡,方丈对明霜霜分外的热情。

道教,宣传的是无为而治,清心寡欲。可是,孤单久了。突然来了新的朋友,他心中自然而然燃起了对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晚膳是水煮鱼,红烧肘子,水晶饼,菌菇炖鸡。

方丈稍作思虑,道:“你且安心住着,是去是留,为师不烦你。这座山只有咱们两个人,你想做什么都行。喜欢斗蛐蛐吗?”

她摇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