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恰如其时(2 / 2)

加入书签

“族长?”楚瑶走到族长跟前,轻轻摇晃了他一下。

他已经上了年纪,连日赶路,累的犯了旧疾,夜里睡不好,一直到晨起方才眯了一会儿。

他睁开眼睛,目中有些浑浊,分辨了半日,才认出楚瑶来:“阿瑶姑娘……”

“先别睡了,起来跟我去一趟县衙。”楚瑶说完,便将族长扶了起来。

那族长也不知道楚瑶要带他去哪里,踉踉跄跄的跟着走,口里说道:“瞧你这身打扮,可是寻到了好的人家?”

楚瑶愣了一下,随即想起本朝一般嫁为人妇之后,方才开始盘发,而楚瑶虽然嫁过人,可楚季一直将她当女儿养,所以一直是未出阁的发髻,前些日子进了胡家的门,便将发髻梳了起来。

楚瑶拔掉了头顶的簪子,顺手丢在旁边:“没有。”

可是想了想,那簪子先是纯银打造的,她转身又捡了回来,在身上擦了擦,塞进了怀里。

他们进城门,何大人就已经听到了消息,披了衣服,在后门等着,足足两个时辰,才等到了马车,一看到三车的粮食和一些金银,何大人的眼睛都闪起了光。

“这……这些都是从胡家来的?”何大人的手颤抖着,摸着上面的一袋袋粮食。

楚瑶嗯了一声,她将族长从车里接了下来:“何大人,这位是与我们一同逃难而来的族长,为人德高望重,是个能主事的人,今日有些话,我要与大人明说。”

“从一开始,咱们就说的清楚,我去胡家与山匪里应外合,拿下东西分赃之际,官兵赶到,咱们把戏做全,这从胡家借来的东西,救助难民及明年春耕。”楚瑶看着这三辆马车,缓缓说道。

“但,我与山匪对峙之际,未曾看到官府的人,后来虽然到了,但比约定时间,足足晚了半个时辰,故此大人在我这里,是没有什么诚信可言了。”

楚瑶慢条斯理的说着,看着并没有生气,但却一点儿面子都没有给何大人留,站在何大人身后的楚季,听出了一身的冷汗。

但他并没有阻止楚瑶,无论是跟着王奎回下河村,还是从下河村卖到胡府,再到与山匪分赃,每一件事对于楚瑶来说,都是踩在刀剑儿上的,她的性格,是容不下这样背刺。

何大人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支支吾吾想要解释,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楚瑶摆摆手,她不想听解释,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说什么都没意义:“所以,我将族长请来了,一会儿粮食和银子清点入库,要当着族长的面儿,确保每一颗粮食,都用在这批难民身上才好。”

何大人当然不乐意,可楚瑶的确有话在前,也确实是他临时撤了梯子,故此也没什么别的话,只能冷笑着点点头,吩咐大家将东西送入县衙库房。

族长一听这些东西都是给难民的,激动的眼眶都红了,拉着楚瑶的手不知道应当说什么。

楚瑶不需要感谢,她只是安慰族长,今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然后将黑着脸十分不满的何大人,请到了旁边。

何大人是江阳县的县令,他若是不高兴,族长和那群难民一样不会有好果子吃,软硬兼施,才是道理。

“这是从胡大人那里取来的账本,我看不懂,只觉得里面有些蹊跷,想来何大人必能查出其中问题。”楚瑶从空间里,将那些账本取了出来,交到何大人手中。

同时,压低了声音:“而且,胡员外的正房夫人是东胡人,何大人,我自认为,这个消息,可比那三个马车里的东西,值钱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