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感谢(2 / 2)

加入书签

入夜了,黄老太一再留楚季住在黄家,但被楚季推辞了,不止是楚季,梁氏现在对那个院子也有阴影,他们在村子中间选了一个不大的院子,只有一间正房,像是曾经住过人,东西两侧的厢房,都放着杂物。

楚瑶点起了烛火,梁氏从后面的水井中打了水出来,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勉强算是可以睡觉了,几个人这才安安稳稳的歇下。

第二日一早,楚季便和黄老三一行人出去开路,楚瑶和梁氏继续留在村子里,整理这个院子。

村子里的人都感激楚瑶的救命之恩,便也过来帮忙,梁氏一再谢绝,可还是挡不住众人的热情,也就只好随她们去了。

人多做事到底是快,不到中午,这个小院落就打扫的恍然一新,梁氏给众人倒了水,大家坐在院子里闲聊。

齐大婶儿说,这个院子原来住着一对儿年轻的夫妇,也没住几日,便搬到三山镇上去了,这个房子便空了下来。

梁氏有点儿担心,万一人家回来,发现房子被占了,岂不恼火?可齐大婶儿安慰梁氏,谁没事儿会回这个鬼地方呢?再者那人都走十来年了,要回来,早就回来了。

“而且这房子也不是她们的。”齐大婶儿撇撇嘴,表情不大好看:“这房子原来是吴大娘的,吴大娘无儿无女,到死也没人管,还是我给料理的后事,后事料理完了,不知道从哪里蹦出个小丫头,说是她侄女儿,这才占了这个房子。”

“那官府,也没说什么吗?”梁氏吹了吹手里的热水,问道。

“说什么呀,吴大娘都死了,查她的户籍,确实有个兄弟,再者,南水村这个三不管的地界儿,哪有官府管这个闲事儿。”齐大婶儿摇摇头,自觉荒唐。

梁氏哑然,这要是在京都,又要看地契,又要看房契,还要看籍契,一个宅子恨不得八百个人来管,现在看来,还是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好,多自在啊!

“唉,弟妹,我看你家楚老弟,很厉害啊!”齐大婶儿往梁氏跟前儿凑了凑:“说话办事儿,特别像是三山镇官府上的人,你们之前在沧州,是做什么的?”

梁氏一下子被问住了,甚至感觉自己像是被人看穿了老底儿一样,登时有些尴尬,楚瑶躲在后面笑了笑。

也不怪这齐大婶儿的眼睛毒,楚季还真是与寻常百姓不同,他倒是没有什么官老爷的架子,只是说起话来,总是忧国忧民的,记得原在相府的时候,时常听爹爹说,楚老三就是史书读的太多了。

梁氏听见楚瑶偷笑,白了她一眼,放下水杯,开始往外撵人:“就是念了几天书,认得几个字儿罢了!这大中午的,快回去歇着吧!剩下这点儿活儿,我和我家丫头就行了!”

齐大婶几个人还想留下来帮忙,被梁氏不由分说的给推脱了出去,送走了客人,梁氏走了回来,将院门关上,她深吸了一口气,仔仔细细的看了看这个小院子。

院子不大,中间有个破烂的藤椅和几块石头,东西厢房都只有一间屋子,正房是两间,后面有个小院儿,可以种点儿粮食和菜,旁边有一口小井,喝水也不成问题了。

最重要的,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他们一家人。

“阿瑶。”梁氏抬起头,看着站在门口的楚瑶,笑了起来:“咱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