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 北魏围剿盖吴武装(1 / 2)

加入书签

魏连年征战,然后把被征服的柔然、高车等部落南迁到魏的边塞,再向他们征收繁重的畜产贡献,又驱逼他们为魏作战,且大都做马前卒,又远迁诸种族人口五千余家去接近柔然,让他们放牧以诱引柔然来抄掠,加之每每远征,士卒多死,官府却不许死者家属丧,这都激起了北方人的强烈反抗。

此前,魏民间纷纷传言:“灭魏者吴。”

元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九岁的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在今陕西黄陵西南)聚众造反,其他种落久不堪魏人**,纷纷举兵响应,队伍很快展到了十万人。十月,拓跋焘派遣将领元纥去征讨,元纥被盖吴杀死,盖吴的势力更盛。拓跋焘原先以为盖吴不过是一介蟊贼,不以为意,得知元纥被杀,才急令高平(在今宁夏固原)的敕勒族骑兵急赴长安,后又增兵进驻渭水北岸。

盖吴派其部将白广平西攻新平(在今陕西彬县),安定诸胡人举兵响应,并杀死魏汧城(今陕西千阳)守将;盖吴自率大众进攻李闰堡(在今陕西大荔北),再分兵进攻临晋(即今大荔)以东。魏的将领章直迎战,盖吴兵败,赴黄河溺死者达万余人。盖吴再次西进长安,魏将叔孙纥迎战于渭水北,盖吴兵又败,死伤万余人。

被迁居河东的蜀人薛永宗听说盖吴起兵,因久怀被**的怨恨,也聚集被迁的三千蜀人盗取官马数千匹,进入汾水流域,西通盖吴,并接受盖吴所授予的将军名号,屡屡攻破魏人诸县。

魏秦州刺史周鹿观率军征讨,但无功而返。拓跋焘又派遣殿中尚书拓跋处真率两万骑兵讨薛永宗,殿中尚书乙拔率三万骑兵讨盖吴,西平公寇提率一万骑兵讨白广平,同时诏令切断盖吴与薛永宗的来往之路。但盖吴的力量仍在壮大,他自称天台王,署置百官。

元嘉二十二年冬,既是因形势越不利,也是因生性喜爱征讨,拓跋焘亲率大军西征。他远眺薛永宗的营垒,然后包围了它;薛永宗不知虚实,出战,结果大败,随后与家人尽投水而死。其宗人薛安都先已占据弘农(在今河南灵宝),见形势不利,就弃了城南奔刘宋。

拓跋焘渡过黄河,前锋报告说盖吴在渭北;拓跋焘到达洛水桥,盖吴已连夜撤退。拓跋焘问计于崔浩,崔浩建议先破盖吴老巢然后再追击盖吴不迟,拓跋焘不听,再渡水至渭南,向长安进。盖吴的武装得知魏军大规模到达,全部分散潜入北山中。拓跋焘无所获,悔不听崔浩计。

拓跋焘一向器重名僧寇谦之,信奉其学说,但崔浩不好佛法,常对拓跋焘说佛教虚诞,是世之费害,应予以诛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