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琅琊榜播出的爭执,资方的野心(2 / 2)
这些媒体代表著国內宣传的最高规格,平日里多聚焦国计民生,极少为娱乐影视內容发声,更別说主动讚扬了。
能让这些媒体发文肯定,靠的绝不是金钱推动,
而是《千骨》的热度已然成了社会事件,在亚洲范围內引发海外民眾的喜爱与追捧,成了“完美的文化输出范例”。
到了这个地步,根本无需《千骨》背后的资方和平台费心推动,文宣部门自然会主动调动资源宣传。
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相关部门的领导们积极性高涨一一这事儿实在是太长脸了。
这些年“文化出海”的口號喊得响,实际反响却平平,这让国家相关部门憋了一肚子鬱闷,没少给电影局和中影施加压力。
毕竟电影向来被视作最大的文化產品,承载著对外展示形象的重任。
谁也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
去年年底杀出的《千骨》,作为一部电视剧,不光在內地火出圈,竟一路火到了整个亚洲。
这结果让不少人跌破眼镜,却也让相关部门鬆了口气。
管它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只要能实现文化输出,对他们来说並无区別。
因为这事,最近广电部门的领导走路都带著喜气,还得了上面的公开表扬。
这可让广电在电影局面彻底扬眉吐气了一回。
此前谈文化出海,基本没广电什么事,上面的期待和资源大多倾斜给了电影局。
圈里人早就传开了:广电局为《千骨》的“文化出海”开了多少场座谈会,光是內部会议就开了一轮又一轮。
每次都请了电视台领导、各大影视公司老总列席。
会上,广电的领导不止一次点名表扬江露露和慈文的老总,把两人夸得满面红光。
作为《千骨》的出品人之一,江露露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会议。
在一眾电视台、影视公司老总面前被官方部门反覆肯定,让她狼狠出了迴风头,走到哪儿都自带三分底气。
《琅琊榜》的后期如今已全部处理完毕,內部试片会后,所有人心里都有了底。
这部剧的质量丝毫不输《千骨》,大爆的可能性极大。
崔然身上带著的顶级亚洲关注度,再加上剧集本身的质感,让江露露和侯洪亮越想越后悔。
按当初和京城卫视签的合同,招商gg的分成少得可怜。
可眼下gg商们的態度踊跃得很,只要召开剧集招商会,拉到的赞助很可能复製《千骨》的盛况。
一想到《千骨》带来的海量收益,那可不是几千万的差距,而是以“亿”为单位的量级。
到了这个地步,眼睁睁看著大块蛋糕旁落,自己只能分点残羹剩饭,侯洪亮和江露露哪能甘心gt;
哪怕当初《琅琊榜》不被看好时,京城卫视愿意接手,开出的价格在当时已算优厚。
可面对如今这翻涌的金山般利益,山影和水露传媒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这些利益足够让他们撕破脸,
现在之所以还没走到那一步,是因为剧集的主动权还在他们手里。
前期合同虽签了,定金却迟迟没到帐,
京城卫视那边催了好几次,让他们赶紧提供正片,甚至暗示“如果资金周转困难,可先预支定金”,都被侯洪亮装聋作哑打哈哈糊弄过去了。
无他,那20%的定金!
两千多万!
在如今这巨大的利益面前,早就入不了侯洪亮和江露露的眼了。
“我算过了,如果撕毁合约,除了赔偿定金的两倍,京城卫视肯定还会追加索赔一一比如宣传费、预期gg收入损失,还有衍生合作机会的损失。”侯洪亮扶了扶眼镜看著手里的文件。
江露露皱起眉,有些不解:“宣传费现在剧还没定档,哪来的宣传费”
“对电视台来说,这太好凑了。”
侯洪亮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里带著点无奈,“他们作为平台方,只要拿出频道里出现过的片、其他媒体转载的报导,甚至线下gg牌的展示截图,都能算。
不管这些是不是正式宣发內容,只要有过公开露出,真撕破脸时,都会被他们摆到檯面上当证据。”
他顿了顿,补充道:“哪怕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不过是前期试探性的露出,到了法庭上,都可能被算作已投入的宣传成本。”
江露露沉默了,她知道侯洪亮说得没错,平时合作顺利时没人会较真。
可一旦闹到解约,这些模糊地带就会变成对方手里的筹码。
“大概要赔多少”江露露沉吟片刻,语气里带著点不易察觉的紧绷。
“按最坏的情况算,如果官司输了,所有费用加起来,总共得给京城卫视9500万。”
侯洪亮说出这个数字时,嘴角控制不住地抽了抽,连声音都沉了几分。
视频会议的界面瞬间安静下来,能清晰地听到几声倒抽凉气的声音。
山影的几位领导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摩。
其他资方代表也纷纷变了脸色!
这数字,几乎和整部剧的製作经费不相上下了。
“怎么会这么多”有人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定金才两千万,两倍赔偿也不到四千万,剩下的“
“剩下的就是宣传费、预期损失这些衍生帐。”
侯洪亮揉了揉眉心:“京城卫视要是铁了心要追究,光是因违约导致的黄金档排期空缺,就能算出一笔不小的数。他们的法务团队,对这种帐算得比谁都精。”
会议室里的爭论很快白热化,核心绕著“值不值得冒这个险”打转。
一旦真的走到赔偿那一步,《琅琊榜》的项目成本等於直接翻倍。
“要是商业收入能追上《千骨》,那这点赔偿根本不算什么。”其中一个资方代表语气里带著孤注一掷的劲儿。
“gg商现在递来的意向书,报价已经快摸到《千骨》的边了,这势头好得很。”
话音刚落,就有资方代表反驳:“可万一《琅琊榜》的收视率没达到《千骨》的高度,商业价值跟著锐减呢这种风险不是没有。”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顾虑。
《千骨》是近些年罕见的现象级大剧,去年的內地剧王,更是火遍亚洲的爆剧,那样的热度几乎是“可遇不可求”,想复製太难了。
但另一边,山影和水露传媒的態度依旧强硬。
看著眼下《琅琊榜》收到的商业合作意向,看著gg商们趋之若鷺的架势,他们实在不甘心把这块肥肉拱手让给京城卫视。
“凭什么”山影的副总忍不住提高了声音,“这剧是我们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从剧本到拍摄,耗了多少心血京城卫视当初不过是捡了个便宜,现在凭什么坐享其成他们这是走了狗屎运!”
“话不能这么说,”侯洪亮皱著眉,“当初是我们求著人家接盘的。”
“此一时彼一时!”资方的另一个人立刻接话,“当时谁能想到崔然能火成这样现在情况变了,规矩也该改改!”
爭论来来回回,没人能说服谁。
支持冒险的,觉得《琅琊榜》有崔然加持,大概率能复製辉煌,值得赌一把。
谨慎的,则怕赔了夫人又折兵,毕竟《千骨》的神话太难復刻。
崔然端著助理递过来的咖啡,戴著耳机靠在椅背上,饶有兴致地看著视频里那群人爭得面红耳赤。
平时在公开场合,这些人个个是体面的成功人士,谈项目时从容不迫,举手投足都是商业精英的风范。
可眼下涉及到这巨大的利益纠葛,什么风度体面都拋到了脑后。
山影的那几个领导连带著乡音都冒了出来。
还有几个资方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地呛声,活像菜市场討价还价的摊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