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百余人头落地,正国法军法,慰军心(2 / 2)
“再过不久,就是姜玉贞将军,牺牲五年的忌日了。”
“往年这个时候,您都会派人去原平镇代为祭拜。”
“今年,是第五年。”
“您完全可以用‘亲自祭拜’为理由。”
“然后顺理成章地将夫人和光华少爷接到长治‘暂住’一段时间。”
“委员长,即便心中有所芥蒂。”
“但于情于理,他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毕竟,谁也不能阻止楚楚去祭拜自己的父亲。。”
楚云飞缓缓点头,脸上也是露出了由衷的笑容:“真不愧是足智多谋的立功兄啊,这件事情我马上交给鹏程去办。”
——
山城,委员长官邸。
深秋的雾气,如同化不开的浓墨,将这座山城笼罩在一片阴湿的寒意之中。
云岫楼办公室内,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簌簌飘落的声响。
常瑞元靠在摇椅之上,双眼微阖,似在假寐。
侍从主任竺培基的脚步声很重,脚步铿锵有力的来到了办公室外。
片刻后,敲响了办公室及的房门。
“进来。”
随着常瑞元的声音传出,竺培基很快拿出了一份文件,而后恭敬地摆放在了常瑞元的面前:“委座,华北发来的加急电报。”
常瑞元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却并未睁开。
“念。”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竺培基拿起电文,用一种平稳无波的语调:“报呈委员长,职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楚云飞,为肃军纪、正军法、安军心事,特上陈……”
听到“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这个头衔。
常瑞元的眉梢,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
楚云飞终究还是那个楚云飞,并不会因为出现阻力而不再向前。
军法处这把刀,终归还是要出鞘的。
电报的内容,详尽得令人心惊。
一份长长的名单,从一战区到五战区,从师管区到新训处,牵涉近百人。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详实的身份背景、职务,以及他们所犯下的罪行。
“原第一战区新兵督练公署第三补充团团长马翰文,黄埔七期毕业,利用职权,与地方劣绅勾结,强征壮丁,收受国币六千七百元,致使二十三名新兵在押运途中冻饿而死”
“第五战区后勤转运站站长周立人,陆大将官班毕业,倒卖军用布、药品等战略物资,累计获利超过六万五千元”
常瑞元的指节无意识地在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叩、叩”的轻响。
名单上绝大多数都是些地方出身的杂牌军官,还有一些地方民团团长。
这些人。
常瑞元看来,死了也就死了,无足轻重。
杀再多这样的人,也算是在做好事情。
但其中,那几个刺眼的“黄埔”出身的名字,却像一根根钢针,扎在他的心上。
这些人都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亦是他维系委员长职位的基石。
身居要职的他们,造成的破坏往往也是最大的。
电报的最后,楚云飞的措辞,恭敬却又无比强硬。
“上述人等,罪证确凿,铁案如山。为正国法,为慰民心,更为告慰数十万阵亡将士之英灵,职恳请委座恩准,将之一体按战时军律,就地枪决,以儆效尤!”
竺培基念完,便垂手立于一旁,办公室里再度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常瑞元终于睁开了眼睛,那双深陷在眼窝中的眸子里,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混沌。
他想不明白。
楚云飞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刘峙的案子,自己已经出手,用一种近乎“庇护”的方式。
将他从军统和督察处的眼皮子底下弄走,这本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
他本以为楚云飞会就此罢手至少也会暂时收敛锋芒。
可他偏不。
他反手就递上来这样一份血淋淋的名单,用“军法”这把最锋利的刀,再次将了自己一军。
这究竟是试探
还是说,他真的就此满足了
常瑞元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
或许楚云飞是在用这种方式,向自己展现他的“公正”与“底线”
杀掉这些小鱼小虾,甚至是几条黄埔出身的“嫡系”,以此来平息军中和民间的怨气。
然后,刘峙那条真正的大鱼,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被“放过”了
这听起来,像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
用百十条不那么重要的性命,换取双方关系的暂时缓和,保全彼此的体面。
但常瑞元又觉得,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以他对楚云飞的了解,虽然忠心耿耿,可也是吃不得半点亏、也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主。
陈辞修刚刚搪塞于楚云飞,土木系的林蔚就被史迪威搞的难堪不已。
他会这么轻易地,就放过刘峙
常瑞元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不确定感。
他看不透,也摸不准。
这种将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的烦躁。
他拿起那份电报,又看了一遍。
上面的罪证,详细到了每一笔赃款的去向,每一位证人的画押。
滴水不漏。
让他找不到任何可以驳回的理由。
同意
今天杀了这些人,明天,他会不会递上一份分量更重的名单
不同意
那他这个最高领袖,就成了包庇贪腐、徇私枉法的罪人。
这份电报,一旦泄露出去,足以让整个国府的声望都跌入谷底。
良久,常瑞元将电报重重地拍在了桌上。
“娘希匹!”
他低声咒骂了一句。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妥协。
或者说,是选择了再看一步。
“回电。”
他的声音,冰冷而决绝:“正国法军法,慰军心民心!”
“是。”
……
电报以最快的速度发回了华北。
当赵鹏程将那份“正国法军法,慰军心民心!”字的回电,交到楚云飞手上时。
楚云飞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很显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多疑且多虑的常瑞元即便是有所顾忌,也会选择再等等。
等到楚云飞图穷匕见之际,他用独属于他的办法去处理事情。
但这些。
楚云飞可不会有所顾忌。
现在,只要他人在长治,谁都动不了他!
“传令下去。”
他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明日一早,按照原计划在长治、龙城、洛阳、郑县四地,同时召开公审大会。”
“所有涉案人员,验明正身,公开审判,就地正法!”
“是!”
赵鹏程领命而去。
督察处早已经提前进行了安排,各战区的军法处也都打了招呼。
此前那些妄图托关系找楚云飞求情的,基本上也被督察处查了个底朝天。
有问题的全部跟进,没问题的也都被警告了一番。
一时间,整个华北也算是人人自危。
谁都怕曹破天这个糙汉子怀疑自己..
次日,中午。
三声清脆的枪响,仿佛是约定好的一般,在四座不同的城市上空,同时响起。
近百名昔日里作威作福的国军军官。
在成千上万的民众注视下,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而就在常瑞元批复枪决的第三天。
《中央日报》华北版、《长治周报》、《龙城晚报》等多家报纸的社会版块,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落里,同时刊登出了一则简短的消息。
【华北联合指挥部督察处联合各战区军法处雷霆出击,严惩军中蠹虫!】
这是中央日报华北版的标题。
消息的内容,写得极为克制,没有过多的渲染和评论。
只是客观地陈述了公审和枪决的事实,并附上了部分罪大恶极者的名单和罪状。
【团结在领袖的意志之下,我们再度取得一场新的胜利!】
这是龙城晚报,典型的赢学报纸。
【震惊!我们的身旁竟然潜伏了如此多的“国贼”】
这是地方小报为了销量整出来的噱头。
这些报纸上的消息,就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
虽然没有占据头版头条。
却在整个华北的军政两界,激起了远比想象中,更加剧烈的涟漪。
有的人认为督察处大动干戈查了三个多月,绝不可能就这么停下,做事说话更加小心翼翼。
有的人则认为督察处的工作像是已经遇到了阻力一般,绝不会继续再查下去,否则人人自危,这队伍应该怎么带
只有和楚云飞打过交道的人才清楚。
军法处、督察处的刀,既然已经见血,绝不会就此轻易停下。
这上百名的腐败名单,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