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王守仁(2 / 2)

加入书签

下一秒。

他就一把将之抓在手里,生怕被人抢走,旋即将金豆凑近嘴边,拿牙齿咬了一口,见里外成色一至,顿时笑得合不拢嘴,立马给许夜找了钱。

收好老板找的银两,以及一些铜板,许夜提着包子来到街边的乞儿面前,将手里的包子放下便走。

一连给了五位乞丐,许夜这才准备离开,刚走了两步,身后就跑来一人,正是方才的包子铺老板,他来到许夜身边就小声地提醒道:

“这位公子,你实在不必发善心,这些乞丐虽说都是些苦命人,但他们早就被城中那些帮派给收编了。

你给他们包子还好,可千万别直接给钱了,那些帮派要是见乞丐这么赚钱,肯定有人会把正常人打断手脚放这里卖惨骗钱。”

闻言,许夜点头:

“多谢提醒。”

其实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直接丢钱,为的就是防止包子铺老板所说的事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乞丐总是缺手缺脚,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原因,其实天生残疾之人是非常少的,只是有人被狠心之人利用,才会变成这副模样。

许夜走了两步,扭头用余光一望,刚好瞥见一位断了腿的乞丐,正用撕扯着包裹包子的油纸。

许是手指快要被冻僵了,乞丐的动作很不利索,拿东西也拿不稳,最后没有办法就拿嘴对着油纸撕咬。

将那油纸扯开,乞丐便疯了似的啃着里面刚出笼的肉包子,像是几天没吃饭的样子,丝毫不顾及形象,如同一只饿疯了的疯狗。

见状,许夜摇摇头,径直离开。

虽说他有了先天圆满的实力,可想要凭一己之力就改变这些人的命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也就只能顾及眼前之事了。

与此同时。

上阳郡的衙门里。

郡守王守仁正端坐在桌前,桌上已垒了一叠折子,他手里也拿着一张宣黄的折子,目不转睛的细细读取着上面书写的内容。

只是看了两眼,王守仁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心中烦闷不已:

“今年南边受了灾,流民怎么都往我这上阳郡跑了。”

他今日已看了许多份从下方各县递上来奏折,无一例外,都是说有数量庞大的灾民聚集,无法安置,全都在向他这个郡守讨要赈灾粮。

可眼下上阳城外就已经聚集了上万流民,他还苦恼怎么妥善处理这些流民呢,

他都已经自顾不暇,哪里有功夫管

“钱钱钱…上任当差的把衙门里的钱都花了个精光,库中早就没了钱粮,却叫我碰上了这事!”

王守仁怒气冲冲,将手里的奏折撕了个粉碎,一把扔了出去,染了墨迹的纸张碎屑在房内飘荡,最终散落各处。

“现在形势如此严峻,上阳城外的万余名流民无法安顿,出了什么事,那些大人定会拿去去问罪,当替罪羊。”

身着大红袍官服的他,气愤的站了起来,心里很是苦恼。

明明衙门账上的那些银子他一分没花,全被上面那些人贪了个精光,可现在出了事没钱解决,那些上门的人却要拿他开刀,这是何道理?

王守仁生深吸了两口气,坐了回去,暗暗想道:

“此事如无法妥善处置,丢了头顶的乌纱帽事小,若被扣上高帽,抄家灭族事大。

一边是城外的流民,一边是宫里的大人,两边都不能得罪,还得想个两全之法才是。

向朝廷要钱是不行了,那些大人就算真拿到了钱,也不可能将钱用在赈灾之上,看来还是要找城中这些大户吃个便饭才行。”

想到此处,王守仁当即朝外面喊道:

“来人。”

门外有人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一礼:

“大人。”

王守仁点点头,开口道:

“你去告诉崔万里,让他想办法,务必在明日中午将城中几大家族邀来衙门里。”

“是。”

这人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王守仁在屋内踱步,思索起明日的对策,这城里的几大家族虽肥,却都不是傻子,不可能乖乖就将钱给拿出来。

他需要想个办法让这些人掏钱。

若是挤不出钱来,那他就没有银子安顿城外的流民,至于

不过不严的罪名,至于主要责任,还是

他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城外的流民。

这两日流民聚集过来的人物明显增多,原本只是上千人,短短两日过去,就已经增长到上万人了。

若是在隔些时日,城外流民只怕会有几万之众,这个数目的人,一旦闹事 ,就凭上阳城里的上千士卒,还真不一定能压得住。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筹备钱粮,将这些人给安抚好,只要不发生暴乱,一切安好,就算冻死饿死些人也没什么。

正当这时,有身着甲胄的士卒走了进来,身上的铠甲行走时相互摩擦,发出‘哗哗’之声,在房间内格外亮耳,王守仁皱眉问道:

“何事需要禀报?”

这士卒立马答道:

“大人,刚刚费家的几名武者押送了一个人到衙门,那些武者说被押送之人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丁三郎。”

“丁三郎?”

王守仁当即笑道:“开什么玩笑,就凭费家的那些废物,也能擒住丁三郎,这怎么可能?”

士卒补充道:“大人,费家那几名武者看起来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而且我们也检查过了那个被押送来的人。

此人虽然一身修为消失不见,可体魄却是实打实的在炼髓之上,修为被废除之前,至少是一位真气武者,倒与流传的那些消息颇为吻合。”

听到这,王守仁来了兴趣,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费家能将丁三郎给拿下,毕竟这人可是连王爷都抓不住的人,又岂会栽到这里,他道

“带我去看看。”

那士卒领命,站直身子,走在前面给王守仁带路。

不多时,王守仁便来到衙门的大门口,此刻门外正站着四人。

除去三个高大雄壮的男子,那矮小的身影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这人的面色却独一无二,无情冷静得可怕。

王守仁问道:“谁是丁三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