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始之地(1 / 2)
无光、无象、亦无名号的混沌虚空里,孤零零生长着一株奇异植被。它仅生一片巨叶,叶身向外舒展如垂天之幕,叶脉基部延伸出的花茎,待长至叶片三倍长度时,骤然分生出九支花序——每支花序上,又各缀着九朵管状花苞,花色猩红如燃,莹莹泛着暖光。其形态虽与现世的“单叶海角苣苔”有几分相似,内核却截然不同,仿佛跨越了物种与维度的界限。
这株植被自成一方天地,叶身厚度足达千万里,内部空间之广袤,远超凡俗想象。远观其叶脉基部,有一处不起眼的凸起,实则是一座高约两百万里、方圆三百六十九万里的巨型平原。
说它是“平原”,实则牵强:从边沿往中心延伸,地势呈平缓圆锥状,只因面积太过辽阔,肉眼难辨坡度。圆锥顶端比平原边沿高出万里,恰是这方天地的正中心——此地之人称这片平原为“半坞”,顶端则唤作“半坞山巅”。山巅被人为修整得平整圆润,直径百丈,是这片天地的核心枢纽。
百丈中心处,八间土坯木结构的瓦舍围成等边八边形,土坯间留有一丈宽的空隙。土坯墙上的木结构彼此衔接,将八间瓦舍连为一体:每间瓦舍长边十八丈、短边十丈五尺五寸、宽九丈,中间以隔墙分为两房,长短两侧各设一门双窗,门窗大小高低毫无二致,透着规整的玄妙。
瓦舍围成的八边形正中,嵌着一方八边形清池。池对角宽两丈五尺六寸,深半丈两尺有余,池沿厚度不足两拃。清池八角恰好对准八间瓦舍的墙角,池边无半株植被,地面仿青瓦沿边打造,均匀划分为十六个区块。
池面之上,一株半透明的微型植被随波轻晃——正是这方天地本源植被的缩影。此时,缩影上的八十一朵花苞正上下起伏,光晕如流水般在花瓣间游走,隐隐透出绽放的征兆。
其中一朵花苞尤为特别:花苞尖角似被千斤枷锁束缚,以极缓的速度缓缓舒展。其余八十朵花苞似有灵识,光晕骤然汇聚成束,如潮水般涌向那朵受困的花苞,似要助它冲破封印、挣脱桎梏。
似是感受到八十“姊妹”的助力,这朵花苞微微震颤,似在积蓄力量——连周遭的空间都泛起细密涟漪。片刻后,束缚似有松动:两瓣、四瓣、五瓣……直至八瓣逐一舒展,随后骤然爆发,如脱缰野马般瞬间绽放,最后一片花冠弹开时,中央的花蕊终于显露出来。
远观此花,从外围至中心,花瓣数量从十四片依次递减至四片,共计九十九片。每片花瓣长约六十六万余里,宽二三十万里,如同一道道猩红的天幕。
再看花蕊:雄蕊丝不多不少,恰好八十一根,蕊头是圆润如珍珠的球体,不仅大小绝对等比,直径更达两万五千余里;雌蕊形态与雄蕊相似,体积却比雄蕊大上百倍,通体散发着刺眼的白光,让人不敢直视。
半坞山巅的清池旁,站着十六位身影:皆高约一丈,发髻间插着木枝,两鬓白发垂至胸前,身着粗麻布衣衫,脚踩草鞋。这十六人里,男七女九,胖瘦高矮各异,站位随性。周身精气衰颓如朽木断春,偏偏面容却似弱冠少年,清俊逼人——这般“死气环身却容颜盛壮”的反差,既让人诧异,又引人遐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