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汉都村续(1 / 2)

加入书签

还好汉都村的老村长郑忠懂些医术——在外人眼里或许算“蹩脚”,可偏偏来得正是时候。他对着病榻前的郑源和郑源奶奶,滔滔不绝讲了通药理理论,什么“草木相生”“气血调和”,说得祖孙俩晕头转向。可事到如今,也只剩“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硬着头皮让郑源爷爷试了试他那号称“能治百病”的“神奇配方”。

这老村长郑忠,性子却像个顽童,偶尔透着点“为老不尊”的活络,身上又藏着股说不清的神秘感。他是汉都村第十一代村长,也是村里最受敬重的人——汉都村人皆姓郑,那守在爷爷床边的孩童,便是郑源。至于大陆上那股同样姓郑的势力,是否与这小小村落有关联,村里没人说得清,也没人敢深究。

汉都村的每代村长,都懂些不对外人言说的医术,更奇的是,山里的草木不论常见与否,他们都能叫出名字,还能说出几分药性。可要说村长有多博学,他又总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药理,什么“晨露沾草能润骨”“夜虫鸣枝可安神”,外来人听了只觉得颠三倒四,除了苦笑,只剩一句“果然是乡野偏方”。

郑源奶奶这些日子心总悬在半空,夜里更是睁着眼到天亮——万一老头子真有个三长两短,就剩她和年幼的孙儿,往后的日子可怎么熬?多亏同村的叔伯婶子时常接济,送来些薯干、杂粮,量虽不多,却也勉强够祖孙俩果腹。

就是这位“蹩脚”的村长,在村里的口碑却极好。经他十多天的悉心照料与诊治,郑源爷爷的脸色终于有了些起色。郑源一直守在爷爷床边,这垂髫小儿,却比同龄孩子沉稳得多——他没像寻常孩童那样哭闹,心里翻来覆去想的全是:“村里人本就日子紧巴,自家已受了太多恩惠,爷爷养伤要补营养,我得做点什么才行。”

从前他只跟着爷爷进过两三回山野,连基本的辨路都还没学熟。可那天夜半,见奶奶趴在爷爷床沿睡得沉,眼角还挂着泪痕,他悄悄摸出爷爷藏在屋角的捕兽器具——一把磨得发亮的兽夹,攥着冰凉的木柄,独自钻进了黑沉沉的山林。山里的夜有多黑,露水有多凉,蚊虫有多凶,他没敢想,也顾不上想。

“终于……终于做到了!”郑源靠在树干上,胸口剧烈起伏,腿肚子抖得发颤,几乎站不住脚,可心里的欢喜却像燃得正旺的柴火,噼啪作响地往上窜。他低头看着脚边被兽夹困住的山獾,声音发哑却满是雀跃:“这只山獾是我亲手设陷阱捕到的!爷爷喝了它熬的汤,腿肯定能快点好!”他攥紧袖管里被汗水浸得发潮的兽夹绳,指节泛白——这绳是爷爷亲手编的,也是爷爷教他用的第一个捕兽工具。昨夜在山里蹲了大半夜,胳膊被蚊虫咬得满是红肿的包,摔了两跤蹭破了膝盖,此刻想来,全都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