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卧龙广场(1 / 2)

加入书签

再说这东侧。

东侧修炼区:由一座座独立的小山丘构成,每座山丘长宽约五十八丈,丘顶平坦开阔,丘间灵气流转不息,是天然的修炼洞天,足足有八百一十处之多。不少山丘还设有聚灵阵,能将天地灵气汇聚于丘顶,是学员打磨修为、冲击境界的绝佳去处。

这两大区域,便是卧龙学院的“内围区域”,是学院的核心重地。

而卧龙广场北侧,便是学院的绝对禁区——龙阁。这里是卧龙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也是龙阁成员的修行与议事之地,除了龙阁内部的学员、长老与老师,其余人等若无阁主或阁老的传唤,绝不可踏入半步。龙阁的院墙由铁晶石浇筑而成,高达二十七丈,比九玲珑外城的城墙还要坚固,墙面上刻满了防御符文,连尊者境强者也无法强行闯入。

广场西侧与南侧相连的,是西院与南院,合称“西南两院”。西院对应“小西门”,南院对应“小南门”,两院之间的主门被称作“龙门”,寓意“入此门者,如鱼跃龙门,可期未来”——这里是学院的生活区与贸易区,也是陪读家长的聚居地。

对于十二岁左右、年纪尚小的学员,若长辈放心不下,便可申请“陪读”,在学院外城租下西院或南院的闲置房屋居住,租期通常为六年,租金低廉,普通家庭也能承担。若陪读家长有生意头脑,可租赁沿街的店铺,经营草药、符箓、兵器等修行所需之物;若有手艺,如锻造、制衣、烹饪,也能开家小作坊,维持生计。

更难得的是,学院对贫困家庭的体恤——若家中实在困难,付不起租金与学费,学院不仅会免费安排住所,还会在其他家长经营的店铺里为其安排杂役差事,管吃管住;即便有手艺却无经营资金或头脑,学院也会出面协调,将其安排到学院的工坊里做事,不仅解决生计,还会根据其孩子的天赋,酌情减免甚至全免学费。

正因这般“有教无类、体恤众生”的理念,卧龙学院才被称作“大陆最受敬重之地”。不过西南两院属于“外围区域”,学院有一条铁规:未经内围区域管理者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踏入教学区、修炼区与龙阁——这既是为了保护内围的修行环境,也是为了防止无关人等打扰学员与龙阁成员的修行。

此时学院已正式开学,西南两院早已人声鼎沸:街道两旁的店铺尽数开业,药坊里飘着草药的清香,兵器铺里传来铁器碰撞的脆响,小吃摊前围满了馋嘴的学员,人流穿梭不息,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过节。

不仅学院如此,整个九玲珑城都已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与郑源一行人初到时,外城街道空寂、店铺紧闭的萧条景象相比,不过几日光景,已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