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章 选秀女初识琼玉楼,贵千金风华紫禁城(2 / 2)

加入书签

“这二人一个狂放不羁,一个风花雪月。在你这里,竟能凑到一块去。”似是觉着女子有些新趣,公西韫难得来了些许兴致。

“回皇上,臣女爱读李白之诗,是因其诗豁然明达,不拘泥于俗尘,享行乐于天地,臣女钦慕太白的洒脱无忧;臣女喜读柳永之词,是为其词风雅婉柔,歌红颜之思,颂才子之情,臣女向往其笔下的美谈佳话。”

美谈佳话,公西韫心中轻叹了声,到底是孩子心性。然而面上却是难得的笑了起来:“说得倒是好,语妙言善。”他对这女子兴致愈浓,便欲再问两句。“杜少陵与太白齐名,可喜读他的诗?”

“臣女愚钝,读起来每每不解其意,故而并不喜读。”

公西韫微微点头:“他的诗饱含世间辛酸悲苦,你这个年纪,不解其意也无可厚非。”

见所耗之时不免长了,皇后出言问道:“那皇上看,这秀女是——”

“还算聪颖,便留下吧。”

一旁太监高声喊道:“衢江府知府宋赫之女宋湘宁,留牌子,赐香囊——”

日入时分,入选的九位秀女由宫里的掌事姑姑领着去了秀女居住的院所。

靖朝自开朝以来便是仪礼俱全,秀女一旦入了选,便是天家人,不得再随意出宫。秀女须在宫中学宫规宫仪,待圣旨下来被册封后,等候传召,真正成为皇帝的妃嫔。

掌事姑姑夏氏将她们领到住处,道:“这便是姑娘们在今后一月所住的院所。待姑娘们侍寝后,便会被分到各宫娘娘们的寝殿处。待明日圣旨下来后,姑娘们可按照位份向家中修书让侍女进宫。时辰不早了,姑娘们安排妥当,便早些就寝吧。明日卯中,便要起身。”

末了,她目光严厉地环扫了九位秀女,又道了一句,既是叮嘱,也是警言:“姑娘们都是天子亲选出的。姿容,仪态,自都是一等一的好。理应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秀女们皆福了福身:“谨听姑姑教诲。”

然而新进秀女中不妨有娇惯跋扈些的,待夏姑姑走后,便争着要了自己中意的屋子。

宋湘宁不愿与她们相争,一是此乃皇宫,怕言行举止稍有不当惹了哪位贵人不快,平白添了祸事;二是知自家并非权官达贵,且又远离京师,便尤为谨慎些。故她在众人选定后,才挑了一间不起眼的西厢里屋。

谁知她才进房不久,便有一位秀女从外进来,颇为颐指气使地道:“哎,你出来,我要与你换间屋子。”

宋湘宁心中暗忖,先前她不愿争抢倒也罢了;只是这会子被人明着欺负,若低声下气地应了她,被人看了笑话是小,只怕日后在这拜高踩低的宫中会更不好过。因而笑着道:“这屋子原是姐姐们先选好了,妹妹才挑了间剩的。现下既已落定,岂又有随意变更的道理?”

秀女见她推脱,登时眉目一瞪:“我那间屋子是在东厢,又比你的宽敞。和你换间屋子,难不成还委屈你了?你可知我父亲是谁,也敢和我顶嘴!”

旁边一位和她相识的秀女恐生事,便劝她:“姐姐既知你那间屋子的好,又何苦来与她换这次的。”

秀女道:“你懂什么?先前我是未留意到原来方秀女的屋子竟是同她挨着。我若是得了这间,岂不是能和方秀女多些交往?”

正争执间,一个小宫女走了过来,头扬的高高的:“方秀女说了,若有谁对住处不满,大可明日去找掌事姑姑调换,不必拿她做幌子生事。若有谁再吵闹弄得大家不安生,她明日就去回了皇后娘娘把人送出宫去。”

一席话说得着实慑人,众人听了忙皆作了散。

附:

阊阖:原指传说中西边的天门,后义项较多,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亦指宫殿,朝廷等。

本文所涉及官职较多,因解释起来较为复杂,凉烟在这里就不一一作解释啦~~感兴趣的宝子们可以去查一下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