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_76(1 / 2)

加入书签

姥忙擦擦手,上林拿着一把大耳朵菜也跟出去看。

是对面的邻居大柱媳妇,和舅舅们在五服之内,上林要叫舅妈。

大柱媳妇提着一篮子梨,手上拿了块肉,递给姥姥:“刚才听狗叫,大柱回来说好像是外甥女来了,刚到家肯定不会去我家吃饭,这不,昨天下的早梨,给你送过来点,尝个新鲜。这个点集市上也没好肉了,我赶早集买的一块里脊肉。”

她是个爽快利落的女人,三言两语交代完,一点都不罗嗦。

上林笑:“谢谢舅妈。我们来的时候买了肉,梨我们留下吃,肉就不用了吧。”

大柱媳妇挥手,满不在乎:“拿着吃!我看着来了不少人,狗剩他们不也都在家嘛,多少都不够吃!”

上林想笑,憋着。

狗剩,狗剩,当年她起名张乐水的那位表弟,终究没逃过小名的噩运,幼时一场大病,被老人断定不好养活,从此叫开小名狗剩。

姥姥不和她客气。邻里之间常来常往,谁家有稀罕物都分给各家尝一尝,谁家来了客人也拿点菜肉。她和大柱媳妇关系也好,很能说上话。

招呼着:“你等等,外甥女给我买的炒瓜子和炒松仁,带点回去吃。”

上林无可奈何:“是开心果和大杏仁……”

姥姥才不管叫什么,进屋从他们带来的零食里翻腾一番,牛肉干、开心果,捡着农村见不到的零食拿了一包,放到腾出的篮子里,递给大柱媳妇。

她不肯接:“你留着吃,外甥女特意买给你吃。”

上林笑:“舅妈别客气,姥姥吃不动这个,都是我们带来解馋的,还有好多呢。你拿回去给表弟吃,叫他过来和下林玩。”

大柱媳妇家有个小子,才八九岁。

她不再推辞,收下,爽快的笑:“他早和下林他们疯去了,哪用得着叫!明天中午去舅妈家吃饭,我给你们蒸素馅大包子吃!”

又闲谈了几句,她离开,上林和姥姥继续做饭。

顺着刚才的话茬,老太太说:“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大柱媳妇总算少吃点苦。当初大柱不成器,地里的活不行,又不愿意出去打工,两口子受了多少罪。你爸帮着请来技术员,教着种新品种果子,养葡萄,总算咱村的日子都好过点。”

她抿嘴笑着不说话。技术员是她专程请来的,偷偷用了秋建国的名义,当然不能说破。

做好饭,她出去叫人。村里挺大,一路打听着走,舅舅,舅妈姥姥姥爷喊个不停,在众人指点下,目标直指村东头池塘。

远远就听见水里闹哄哄的,欢笑说话声此起彼伏。上林走到背光处站在大树后,隔着老远喊人。

一帮小子下水,肯定不穿衣服。小时候无所顾忌,如今却都长大了。

长生答应一声,大家也都饿了,不用催促纷纷上岸穿衣服。张乐生逗表妹:“别偷看啊,千万别偷看,偷看长针眼!”

下林不屑:“我姐早就了解人体构造,手术图解都看了不知多少遍。你身上多少个零件瞒不了她。”

几人你来我往斗嘴,季允文忽然尖叫,大喊:“该死的!”

纷纷围过去,七嘴八舌询问。

他气愤的抖着鞋子:“谁啃了我的鞋!”

不远处一群山羊慢腾腾的走动,头羊长长的‘咩’声,回头看了一眼,高傲的走开。

大伙哈哈大笑。

季允文抖着啃得千疮百孔的鞋子,欲哭无泪。

饭桌已摆好。金黄的炸薄荷,凉拌大耳朵菜,小葱豆腐,小葱炒鸡蛋,豆角炖肉,带来的香肠和猪肚冷切盘,上林摘了五个苦瓜,做了个干煸苦瓜,鱼香茄子,又有水煮肉片,热腾腾的大馒头,小白菜米糊。

他们早饿的前胸贴后背,饿狼似地猛抢。填了半饱才放慢速度,评论各个菜色。

季允文从没吃过秋上林做得饭菜,他得知干煸苦瓜、鱼香茄子和水煮肉片都出自她手,很是惊讶。

上林慢慢的撕馒头底上焦黄的饹馇,看着他们笑嘻嘻。

自家蒸出来的馒头格外好吃,她最中意焦黄的饹馇,有嚼头,喷香。

小孩子精力旺盛,吃过饭嚷嚷要上山。

姥姥不放心他们独自进山,也要跟着去,顺便照看下自家承包的五棵核桃树。

这里的山与他们常去的小山包不同,草深林密山高,一山连着一山,连绵不绝,他们要去的是浅处,村里在山上有不少果树。再深入的地方却不敢让几个小孩子去,怕有蛇和野物。

即便如此,已令老家是平原的顾致远和从没进过山的季允文眼睛忙不过来。

山上许多植物、野果、蚂蚱蝈蝈,野兔子……

下林和男生们跑在最前面,上林陪着姥姥慢慢走。好吧,改一下,其实是老太太陪着她慢慢走。老太太体力比她都好。

张乐生算主人,不时介绍路边的野果野草野花。好吃的托盘子酸酸甜甜、山葡萄还不到火候、红豆子有点涩、野栗子还是坡上的好吃、翻蝎子得戴手套拿瓶子,季允文和顾致远好奇,什么都想问,什么都要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