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6 逐渐变好的民生(1 / 2)
天刚麻麻亮,灰青色的雾气从四合院的方砖缝里慢悠悠爬起来。
中院。
房檐角挂着蜘蛛网,上面缀满露珠,在晨光里哆嗦着,像一串要化不化的冰糖葫芦。
叶老打开房门走出来,踩着布鞋在院里转悠两下,随后拿起窗下的竹枝扫帚“唰—唰—“扫过青砖,扫得几片槐树叶子直打旋儿。
后院老道正弓着腰捅炉子,一股煤烟味瞬间飘出。
铁钩子碰着炉膛,“当啷“一声惊飞了屋檐上打盹的麻雀。
杨小涛将手臂从冉秋叶身下抽出,动作小心,生怕吵醒对方。
然后将被子给对方盖好。
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月份牌,心里隐隐透着期待。
没记错的估计,今天会是个重要日子。
穿好衣服,杨小涛走到院子里,此时叶老跟老道正在散步,身后还跟着两只小狗。
院子里也有人起来准备早饭。
“师公,老道,一起吃去!”
杨小涛招呼着两人。
老道看看杨小涛,印象里每次杨小涛起来这么早的时候,肯定是有事。
不然这家伙不会起来这么早。
不过两人也没多说,随即三人晃荡着往外走。
过了十一,这四九城的清晨有点凉,但路上的人不少,道路两旁更是热闹。
三人在人群中一路走着,看着,杨小涛的目光在周围的人脸上停留。
豆腐脑儿~
一道尾音拖得老长的声调传来,侧头看去,发现是胡同口的老刘,笑着招呼客人。
嗤拉~
刚刚走到一处饼铛前,一个大婶正蹲在黑乎乎的煤球炉前,用筷子尖蘸着棉籽油滴在上面,然后嗤拉一声摊开面糊,手上更是摊的飞快。
杨小涛驻足片刻,大婶抬起头来笑道,“同志,要饼子吗?”
杨小涛笑笑摇头,大婶也不介意,继续忙活,三人继续往前走。
路上,不论是买早餐的,还是卖早餐的,都给杨小涛一种恍然的感觉。
“我,好长时间没来了。”
“变化竟然这么大?”
杨小涛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行人。
记忆里的画面还是早上零落的早点铺子,里面能坐着几个人就不错了。
“我说吃啥赶紧说啊?总得找个地方坐下吃吧!”
跟着杨小涛在街道上转了一会儿,老道是看出来了,杨小涛的心思根本就没在吃饭上。
杨小涛听到身后的声音停下脚步,随后看向一旁的早餐铺子。
“豆浆油条?”
杨小涛试探着问道,老道却是看到一旁的包子铺开张,咧嘴一笑,“你请?”
杨小涛点头,“可以!”
“那好,今天吃包子去!”
说着就往一旁的包子铺走去,还没坐下就吆喝起来,“老包,两笼包子,要猪肉大葱的!”
说完找地方坐下。
杨小涛看看四周,几个中年人正坐在长条木凳上吃着包子,一边吃还一边聊着天。
蒸笼里冒着白烟,隐隐透着一股香气,看样子不像是赔本的买卖。
老道显然是熟客,说话间毫不见外。
“老张,来了啊!”
“哎呦,叶老师,您也来了?快坐坐!”
老板老包看到老道忙上前迎接,随后看着杨小涛有些面熟,随后一拍脑袋,忙恭敬地说道,“您来了,快请坐。”
能够在这四合院外经营早餐的,除了自己要有本事,还要在街道办报备,算是公私合营,这四合院的情况自然是门清。
以往杨小涛很少在外面吃早餐,所以周围见面的次数不多。
但不代表众人就不认识。
尤其是杨家的那几个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老道带着出来吃早餐。
如今碰到杨小涛过来吃饭,自然是心里高兴。
“两笼猪肉大葱的包子,来喽!”
老包熟练的将蒸笼打开,随后将两个蒸笼取下来,随即轻松的放在桌上,那热气腾腾的样子,让杨小涛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
“三位同志,请慢用!”
“这是今早的第一笼猪肉大葱的包子,香着嘞!”
“对了,这还有些腌萝卜,可以自己拿!”
老包在一旁搓着手,刚才的蒸笼可是滚烫的,可这家伙直接用手就拿起来,可见平日里没少这样做。
“老包你今个早上的人不多啊!”
老道随口说着,从蒸笼里夹出一个掌心大小的包子,包子褶最后扭在一起就像是个纽扣。
老包嘿嘿笑着,“这不是天冷了嘛,估计人都躲在家里,一会儿就出来了!”
然后看着杨小涛吃包子,小心的说着,“您慢用,有啥事喊一声!”
说着老包继续忙活,老道回头拿起一根腌萝卜就着吃起来。
杨小涛也夹起包子咬了一口,皮薄馅大,关键是里面的肉不少。
“好吃!”
杨小涛说了一声,一旁的老道立马笑道,“好吃就多吃点!”
杨小涛点点头,正好昨晚上运动的有点多,吃点补充下体力。
叶老也拿起包子吃起来,他看了眼老道,知道对方心思,却也没戳破。
毕竟杨小涛也是家底厚实,何况还能给家里孩子带几个回去。
“老包,你这肉是哪儿进的,这么多肉不会亏本吧。”
杨小涛拿起第三个包子,细细品尝起来。
正忙着的老包听到杨小涛询问立马笑道,“猪肉是从供销社买的,咱们有指标,能拿到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