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2章 百味之首(1 / 2)

加入书签

他顿了顿,想起什么似的,又道:“就算偶尔有银钱拨下来,那也是杯水车薪,还带着条件呢。

就像上次流民犯境,朝廷给了个‘平寇将军’的名头,听着风光,实则呢?

还不是调咱们的人去卖命,替他们挡刀子?打赢了,名头归朝廷;打输了,咱们自己扛着。”

杜老三这才恍然大悟,脸上的困惑变成了愤愤:

“合着咱们是自己掏钱替朝廷办事?这哪是补贴,分明是拿咱们当冤大头!”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老常苦笑更深,“地方财阀想保家产,朝廷想省银子,各取所需罢了。

咱们能做的,就是把这‘冤大头’当得明白些,至少护得住自己的人,守得住这小青山,不然连当冤大头的资格都没有。”

屋里静了片刻,杜老三攥紧了拳头,闷声道:“那也不能就这么让人拿捏着。咱们自己想办法弄钱弄铁料,总能撑下去。”

老常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这年头,靠山山倒,靠水水凉,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手里的家伙和脚下的土地。”

杜老三闷头灌了口粗茶,茶梗的涩味刺得舌尖发麻,倒让他心里那点憋屈散了些。

“依我看,朝廷那点象征性的好处,不要也罢。咱们护着小青山的百姓,守着自己的田产,本就不是为了那点补贴。”

他往桌上一拍,“大不了咱们再把那兔肉干的生意扩扩,多赚点银子,自己买铁,自己造兵器!”

老叶听着,眼里泛起些光:“你这话在理。上次去府城,我见着那些商行的掌柜,提起咱们的兔肉干,眼睛都直了。

真要是把这生意做透了,银钱流水未必撑不起铁器坊。”

正说着,账房先生掀帘进来,手里捧着本账簿,脸上带着几分喜色:

“老爷,刚盘完这月的账,单是兔干和兔头的进项,就比上月多了三成!

南边那几家商行又派人来催货,说愿意加价搭售咱们的杂粮饼。”

杜老三眼睛一亮:“你看!这就来了不是?只要生意做起来,还怕没银子买铁?”

杜尚清接过账簿翻了几页,指尖在“南方订单”那页顿了顿:

“不光是赚钱,还得把路子走宽。我琢磨着,下次跟南方商行打交道,除了搭售货物,还得跟他们提个条件——用铁料抵部分货款。

他们在南边门路广,说不定能弄到咱们买不到的铁。”

“嗨,这主意好哇!”

杜老三拍着大腿,“用吃食换铁料,一来一往,既赚了钱,又解了燃眉之急。

他们要是不肯,咱们就收紧兔干的货,我就不信他们能抵住那辣味的诱惑!”

老常笑了:“那就这么办。回头我跟几位掌柜的说清楚,这事得趁热打铁。”

杜尚清合上账簿,望向窗外,“说到底,朝廷靠不住,府城指望不上,咱们能依仗的,不过是手里的手艺、脚下的土地,还有这小青山里拧成一股绳的人心。”

杜老三点头应是,心里那点因朝廷算计而起的郁气,早被盘算生意的热乎劲冲散了。

他起身道:“我这就去工坊看看,让他们把兔干的产量再提提。多做一包,就多一分买铁的底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