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4章 乡试落幕,秦琼凯旋(2 / 2)

加入书签

相较被家仆、侍女呵护再三的世家子,张二、张生寥寥几个寒门子弟,衣衫单薄,却只能自己裹紧粗布外套,迎着寒风向外走去。

张二紧了紧单薄的外套,看着那些华贵马车,暖风阵阵,心里却不羡慕。

因为他心里知道,只要这次中第,他早晚也能靠自己的本事,让家人过上此番好日子。

“张兄,别着急回家,咱们去坊市里讨碗胡辣汤喝,我请客!”

张生拉着张二,语气里满是郁气尽散的畅快,虽然手里没几个闲钱,但离家回乡一碗胡辣汤的习惯,不能凑合半点。

...

未时将至,王敬直和侯杰已经率先出了国子监,骑马赶往金光门方向。

时间紧迫,侯杰顾不上脱掉玄甲,手里马鞭噼啪作响,催促着骏马加速,嘴里还念叨着:

“完了完了,看这时辰,秦伯伯怕是早就到了,咱们要当着满朝文武丢人现眼呐!”

王敬直笑得淡然,手里动作却丝毫不慢。

秦琼与他家没什么来往,但若因此怠慢,得罪了这位深受圣恩的宠臣,他爹怕是要抽得他皮开肉绽。

至于侯杰的焦急,王敬直稍作沉思,便有些明悟——这人虽是武勋府邸出身,但却类似其父当年,一身江湖气,交友甚广,不问底细。

平素更是对当年秦琼一众,瓦岗结义的往事有感再三,扼腕长叹,生不逢时。

虽说...他爹侯君集,也是瓦岗好汉中的一员,却没听侯杰嘴里有几句好话,话里话外都是嫌弃。

可能,这就是李斯文常说的父辞子啸吧,李渊无大儿,世民无长兄的那种。

当爹的嫌弃儿子烂泥扶不上墙,当儿子的觉得阿耶攀权附势,爱慕虚荣。

...

等两人一路疾驰,赶到金光门时,此地早已是人山人海,密不透风。

古来将士们为国征战而回,皇帝自当领满朝文武迎接归朝,礼数称得上一句繁杂庄重,劳民而伤财。

只见金光门内的官道早已被禁军清场,青石板路也被专人打扫,洒过清水,整洁如新。

道路两侧,禁军身披玄甲,手持长槊,从城门一直排到朱雀大街,鱼鳞状的甲片泛着冷光,端的一个庄严肃穆。

每隔十步,一面绣有‘唐’字国号的皂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手们腰杆挺得笔直,呼吸放得极轻,几乎不可察。

满朝文武百官,也早已随禁军,于城门内侧列阵等候多时。

一品官站在最前。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位居文臣之首,身穿着绛紫官袍,手持象牙笏板,腰间系着金鱼袋,鬓角虽有根根白发,却依旧身姿挺拔。

右仆射李靖位居武将头名,一身戎装,位于房玄龄身侧。

旧制甲胄泛着锈光,显然,是匆匆在家里仓库里翻出,还未来得及休整。

魏征同样一身官袍,唯一的不同,就是手里仍攥着几卷奏折。

不时抬头远望,见秦琼大军尚未抵达,便低头真正核对事宜,主打一个不浪费定丁点时间。

其余品级稍低的官员,分别按秩次排开,绯色、紫色、青色的官袍层层叠叠。

百姓们挤在道路最外,手里拿着鲜花、糕点、农产品,议论纷纷,不乏“秦将军威武”的赞叹。

李斯文任二品太子宾客,虽是文散官职,但位居文臣前排,却也没人敢说一句不是。

手里正揣着手炉,和房玄龄攀谈什么趣闻,怡然自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