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9章 于阗公主?汗流浃背了吧!(2 / 2)

加入书签

李二陛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他是朕的贴身太监,又不是你家家仆,这么大的事,他怎么敢瞒着朕?”

李斯文这才明白,原来王德早就把事告诉了皇帝。

连忙躬身:“还请陛下恕罪,臣并非有意隐瞒,只是怕扫了庆功宴上的兴致,才想等散席后再作禀报。”

“恕什么罪,你哪来的罪!”

李二陛下的音线毫无征兆的拔高,抄起案上茶盏,用力扔在地上,溅起片片瓷片。

“让朕恼火的,不是你瞒报消息,是充州折冲府官员!是那些藏在背后搞鬼的人!”

忧怒相加之下,李二陛下站起身来,不停在殿内来回踱步,带起一阵轻风。

“朕命武士彟前往蜀地寻找木料,是为了重建水师,为将来征讨高丽做准备,好让大唐军旗于炀帝梦断之地伫立!

结果这群乱臣贼子不想着赴汤蹈火,反倒勾结山贼,纵容兵卒,坏朕的大事!”

李斯文弯身捡起被皇帝代跑的信纸,拍落其上灰尘,重新放好用茶盏压住,才道:

“陛下息怒,臣怀疑...此事背后不只是充州官府作乱,更有江南世家或嶲州蛮夷的大力相助。

充州与嶲州接壤,嶲州蛮夷素来不服管教。

而世家曾几次三番的阻挠科举大事,现在见陛下准备重建水师,入主江南,趁机破坏自保,也不是不可能。”

“爱卿言之有理,世家门阀不想看科举功成,是怕将来寒门子弟迈入朝堂,动了他们的立身之本。

而大唐水师重建,也未尝不是在动摇世家根基,暗中作祟也是应有之举。

而嶲州蛮夷恐惧大唐率兵征讨,趁机搞破坏再合理不过。

说不定这两拨人,早就凑到了一块!”

顺利思路分析,李二陛下逐渐冷静下来,以桌上水渍为笔墨,将剑南道舆图描绘而出,指尖点在充州的位置。

“爱卿可有想法?”

李斯文沉吟片刻,有关船厂、水师的设想,与征讨嶲州的计划交错,难以分而论之,只能是逐步理清思路。

于是道:“陛下,臣计算兵分三路,将事宜分出先后轻重,逐条解决。

其一,命武连郡公派遣百骑前往充州,调查折冲府兵卒的动向,百骑皆为军中精锐,顺藤摸瓜,悄无声息的潜入山贼老巢,并非难事。

其二,暗中命秘书监魏大人,选派可信御史,随百骑同行前往充州官府,彻查折冲府底细。

魏大人本就是孤臣,由他选出的御史,自然不怕地方官相互推诿,也好震慑与世家勾结只人。

其三,书信一封,命应国公在利州展开调查,试探嶲州蛮夷是否与充州官员曾有往来。

等真相水落石出,臣便南下,率兵清剿嶲州叛党,严惩失职官员!”

李二陛下斟酌损益,手指在桌上敲击,最终点头应许:

“好,就按爱卿说的办,百骑随你调用,魏征...等宴席过后,朕亲自与他商议。

至于武士彟...便由爱卿代为书信一封,叫他万事小心。

但千万记住,兵贵神速,不可因小失大,耽误造船大业。”

比起嶲州那些宵小,还是横扫高丽,更让李二陛下激动。

前人未竟之事,历朝历代帝王遗憾之事,那才是他功盖千古,名垂青史的无上伟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