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二章 进退(二合一)(1 / 2)
当晚,慕容德于私邸设宴,请来苻朗为他接风洗尘。苻朗一袭白袍而来,席间神态潇洒谈笑风生。一众邺城官员陪着他喝了几轮酒,慕容德便将苻朗拉到内堂之中说话。
“元达,李刺史当真是想要助老夫一臂之力么?但不知如何助我?出兵?出粮草物资?”茶水刚沏上,慕容德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苻朗呵呵一笑,沉声道:“范阳王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们是否当真有拒敌的信心和实力?”
慕容德咂嘴叹道:“不瞒你说,若是数日之前,你这般问我,我必是信心满满。因我邺城上下士气高涨,兵精粮足。军民一心,定可抵挡强敌。但是你今日问我,我却只能说……心中无底了。”
苻朗微笑道:“那是为何?为何相隔数日便有如此变化?”
慕容德叹了口气,将不久前慕容麟偷袭对方粮草不成,折损五千骑兵的事情说了。
“我邺城守军虽目前有三万余,但真正精兵不过万余。眼下又折损五千精锐,哎,故而心中无底。”慕容德愁眉说道。
“哈哈哈哈。”苻朗大笑起来,“这可太好笑了。难怪你燕国落得今日地步,正所谓国之将亡之兆也。哈哈哈,活该。”
慕容德有些愠怒的看着苻朗道:“元达,你这也忒无礼了。”
苻朗冷笑道:“怎么?你们慕容氏一族,当年背叛我大秦的时候怎不去考虑我大秦的感受?如今你们燕国将亡,我作为符氏族人幸灾乐祸一番有什么不对?我难道不该开心么?”
慕容德默然无语,他无法反驳苻朗的话。
“不过,你放心。那是我个人的感受。如今我为徐州效力,自当为我家主公谋划,不会为个人感受所左右。虽则在我心中,巴不得你燕国覆灭,那也是你们慕容氏应得的报应。但我不会因私废公,我苻朗光明磊落,有什么话便说出来,倒也不怕你恼火生气。”苻朗沉声道。
慕容德抚须道:“元达磊落,我甚钦佩。当年之事……造化弄人,只能说各有机缘,也无对错之论。天下争雄,此起彼落,兴亡衰落,都是天意。”
苻朗摆手点头道:“我同意。以前之事也不必提。如此看来,我家主公可谓是料事如神了。来之前,我家主公召集众人商议燕国局势,便说慕容氏能打的都死了,如今领军之人很可能在作战上犯错误。邺城之战的胜利,很可能让他们产生盲目自信的想法,认为魏军孱弱而盲目行动,则极有可能造成被动。现在看来,你们果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慕容德叹道:“李刺史远在徐州都能看出来,我身在邺城却没有意识到,实在惭愧。”
苻朗道:“你能同我家主公相比么?范阳王,本来我家主公派我前来就是想要看看邺城的兵力和实力如何,根据情形提供助力。若是不损失那五千兵马,你们是有可能守住邺城的。只要你们能坚持月余时间,我徐州的援助物资便可运抵。到时候魏军必然败退。我说的援助物资你是明白的,那都是守城利器。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怕是行不通了,恐怕要动用第二套方案了。但就怕你不肯这么做。”
慕容德道:“愿闻其详。”
苻朗道:“汝愿弃邺城否?”
慕容德一愣,愕然道:“弃邺城?此话从何说起?”
苻朗道:“我家主公认为,如你实力不足以守住邺城,则邺城便是死地。你固然可以强行守之,但如此一来,对方有两种选择。一则猛攻城池,攻克邺城。二则可以暂缓攻城,派兵马尽占周边郡县以及河东河南之地,将你们所有的粮草物资人力的来源全部切断。到最后,邺城成为一座孤城,再慢慢的困死你们。而你们全无逃脱的机会。邺城只能成为你们的牢笼。这两种办法你们都是死路,无非快慢而已。”
慕容德皱眉沉吟道:“李刺史说的不错啊。可是,弃邺城……恐怕不成。我大燕都城中山已失,故都邺城再失去,岂非国灭了?对士气人心都有极大的打击。再想反攻,恐怕便不能了。”
苻朗大笑道:“果然愚钝。人没了,还谈什么?一座城池而已。你燕国兵马在何处,何处便是燕国。人马土地都没了,守着一座邺城又能如何?真是好笑。”
慕容德并不在意他的嘲讽,沉吟道:“如今的局势,我并无其他的选择。倘若弃了邺城,我将何处安身?邺城好歹是坚城,若弃之,岂非无异于自寻死路?”
苻朗呵呵一笑,伸手蘸了茶水,在桌案上画了一道蜿蜒的粗线,又在粗线一侧点了一个点。
“范阳王,此为邺城。此为大河。你邺城在大河之北,毫无屏障。但若你弃邺城抵大河之南,则当如何?便有大河作为屏障。河东河南数郡之地,依旧是你燕国所辖。难道你要等到魏军将大河两岸之地尽数占领,让你无立锥之地么?这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凭大河为屏障,据河南河东数郡之地,你的回旋余地更大。魏军无水军想要渡河堪比登天。你燕国尚有水军战船,只需游弋防守,令敌不可偷渡便可。况且,我徐州的援助也可迅速抵达,粮草物资应有尽有,此非死中求活之策么?”苻朗沉声道。
慕容德眼睛盯着桌上的水渍,脑子里迅速的盘算。随着苻朗的讲述,他的神情也越来兴奋,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黄河乃天然屏障,我竟忘了。邺城终究是死地,若退到大河一侧,则尚有可为。大河一侧尚有我大燕十数郡之地,大有可为啊。妙计啊,妙计啊。”慕容德喃喃道。
苻朗道:“你明白就好。我家主公说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你肯放弃邺城,则局势便有极大变化。稳住战线,便可与魏军抗衡。你燕国便可保不灭。我家主公说了,届时给予你们钱粮兵器上的支持,必要时,甚至可以派兵马助你。当然一切要靠你们自已。”
慕容德吁了口气,缓缓坐在椅子上沉思。苻朗一口一口的喝茶,静静地看着窗外。
“元达,我可否问一句,你徐州为何要这般助我?想要我们拿什么交换?”慕容德缓缓问道。
苻朗呵呵一笑道:“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徐州和你燕国曾有盟约,我主不过是守望相助,不忍见你燕国为北奴所灭罢了。并不要任何的报酬。”
慕容德沉吟道:“李刺史仁义,令人感动。”
苻朗低声道:“范阳王,我主还有更仁义的地方呢。我家主公说了,燕国如今的局势,需要有人站出来收拢人心,否则局势终究糜烂。若范阳王勇挑重担,我徐州会给予承认。范阳王,这岂非是更大的好事?”
慕容德身子一震,眼中的喜悦之色掩饰不住。李徽的意思是,如果慕容德此刻挺身而出,要当燕国之主的话,他会承认他的身份。有了李徽的支持,那么自已便更有底气了。
“我大燕皇帝尚在,老夫岂敢僭越。多谢李刺史看重,但此事恐不能为之。”慕容德道。
苻朗大笑道:“哈哈哈,那是你们燕国内部的事情,我家主公可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振奋士气,收拢人心罢了。范阳王愿不愿意,跟我们无关。只是,时也命也。时势造英雄,过了这村,可就未必有店了。”
慕容德呵呵一笑,沉吟片刻道:“退出邺城之事,我还需同手下人商议而决。今晚多谢元达传达李刺史之意,为我出谋划策。请回复李刺史,慕容德感谢李刺史的大仁大义,雪中送炭。不日我将派使前往徐州,商讨后续事宜。元达辛苦了,招待不周,还望见谅。”
苻朗笑道:“好说。那便告辞了。”
苻朗起身拱手,向门外走了几步,又停步道:“是了,魏军不日将抵邺城,你们的时间不多了。若要撤离邺城,需当机立断。迟恐不及。”
慕容德点头道:“我自省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