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四章 人心(二合一)(1 / 2)
燕国昌黎郡,龙城。
龙城乃鲜卑族发迹之地,但其实历史并不久远。五十多年前,燕国文明帝慕容皝于昌黎郡柳城之北筑城,命名为龙城。并在此营建宗庙,修建殿宇,建都于此。
虽然后来燕国皇帝慕容儁迁都于邺城,但依旧以龙城为留都,称为老家。因燕国慕容氏先祖宗庙在此,故而地位神圣。当年鲜卑族南下,借大晋八王之乱的东风占据关中之时,大部分的兵马便是从这里进入关东和中原。即便是后来,燕国主力兵马也大多出自龙城之地的鲜卑部族。
因远离关东中原之地,龙城之地少有战乱。除了短暂被秦国占领,龙城大部分时间都在鲜卑人的掌控之中。
燕国皇帝慕容宝在中山陷落之后带着儿子慕容盛以及一些王公将领一路北上,历经千辛万苦,历时月余,终于躲避了一路的追击和拦截于四月中抵达了龙城。
抵达龙城的那一刻,慕容宝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龙城是老家,这里不但有鲜卑部族兵马,更有之前回到龙城的数千龙城精骑兵马。这里粮草兵马都充足,抵达龙城之后,便可集结兵马物资,以图收复关东之地。
抵达龙城之时,留守龙城的昌黎太守顿丘王兰汗带着龙城中的官员将领数十人出城相迎。相见之时,相对恸哭,声震山野。
顿丘王兰汗的身份特殊,他是慕容垂的舅父,当年曾随慕容垂逃亡秦国,之后又随慕容垂复国成功。要说功劳,倒也没多少,但能够跟随慕容垂颠沛流离,一直不离不弃,这恐怕就算是功劳了。大燕复国之后,兰汗被封为顿丘王,前往龙城驻守,前后协助过慕容农和慕容隆管理龙城事务。慕容农和慕容隆先后离开龙城之后,这里便是兰汗做主了。
说他身份特殊,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慕容垂的舅父。他同时还是慕容楷的岳父,慕容盛的岳父。也就是说,从辈分上来说,他不光是慕容垂的舅父,还是慕容垂的堂亲家,更是慕容垂的孙子的岳父,慕容宝的亲家。这三重辈分,放在礼仪之邦可谓是惊世骇俗,有悖伦常,违背公序良俗之事。但对于胡族而言,这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北方胡族早期发展最重要的便是人口,女子是生育的工具,只要能生孩子,哪管什么伦常辈分,压根没这个概念。父亲死了,儿子娶父亲的女人的。兄长死了弟弟继承嫂子为妻,或者弟弟死了兄长娶弟弟的女人为妻的极为常见。甚至不婚不娶野合生子也不违背规矩。
一个著名且令人心塞的例子便是,当年王昭阳同匈奴和亲,嫁给的是匈奴的韩邪单于为妻。成婚三年,生了个儿子之后韩邪单于死了。他的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即位之后,王昭君便不得不嫁给了复株累若鞮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
这种事固然让人难以接受,但仅限于在受礼仪伦常教化的汉人而言。对于胡族而言,生孩子是头等大事,部族的人口和繁衍是头等大事,哪管什么狗屁伦常。
只是不知道,兰汗和慕容垂子侄孙儿见面的时候,该如何互相称呼。这边慕容垂叫了声‘舅父’,那边慕容垂的孙子叫了声岳父。慕容垂和孙儿的辈分在这一刻成为了平辈,可当真是乱七八糟令人无语了。
无论如何,此时此刻,慕容宝和这位舅翁加亲家见了面,恐慌逃亡的生涯算是告一段落。兰汗代表龙城上下也热烈迎接陛下的到来,见到众人的态度,慕容宝的心也安定了下来。总算是到了老家,有了安全的容身之地。
数日之后,慕容宝开始同兰汗等人商议集结兵马反攻关东之事。对于慕容宝的想法,兰汗等人反应不一。一些人认为理当如此。拓跋珪的兵马正在进攻关东,都城中山被他们攻占,关东百姓正遭受魏军铁蹄蹂躏,邺城范阳王尚在坚持。此刻当集结兵马南下同魏军作战才是正理。
另外一些人则有些懈怠,他们认为大局糜烂,已呈颓势。龙城之地又能集结多少兵马?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大伙儿在这里日子过的好好的,拥有昌黎郡以及北方数郡之地,应该好好的休养生息,守卫好龙城老家才是。若是集结兵马南下作战,一旦战败,连龙城都将不保。
这帮人以兰汗和他的兄长兰堤和弟弟兰加难为主。他们本来坐拥龙城之地,过着安逸舒坦的日子。慕容宝兵败逃来,便要打破他们的安逸,发号施令,他们自然心中一百个不愿意。
而另有一拨人则是完全的反对。这帮人是以将领段速骨宋赤眉等人为首的龙城精骑众将领。原因很简单,龙城精骑主力兵马乃慕容隆一手操练,去年兵败之后,慕容隆率大军返回中山,半路上造慕容宝等人猜忌,慕容隆不信慕容宝会对他做出什么不利之事,率数百骑回中山,遭遇慕容麟截杀而死。慕容麟又杀龙城精骑将领意图掌控兵马,但龙城精骑诸将得知消息,率兵马突围而出。正是这件事,让返回龙城的众人对慕容宝生出嫌隙。
虽然事后慕容宝曾派人来龙城解释原委,告知皆为慕容麟包藏祸心欺瞒所为,非慕容宝之意。但事情已经发生,作为慕容隆的手下旧将,对慕容宝已经甚为不满。此番慕容宝兵败逃来龙城,众人本已经幸灾乐祸暗地里高兴,又怎肯随他出征作战。
不过,慕容宝依旧是大燕皇帝,即便是兰汗等人也不敢公然反对,更何况是段速骨宋赤眉等人。兰汗只以从长计议来搪塞拖延,段速骨等人更是说不上话。
从四月里一直拖延到五月中,慕容宝实在是等不及了。他心忧关东局势,又因为当时传来的消息是,邺城慕容德的兵马坚守城池,敌军遭遇败绩,难以行动。慕容宝认为这是最好的反攻机会,南下和慕容德的兵马形成夹击,会有很大的机会将魏军击败击退。
于是慕容宝下了严旨,要求兰汗等人集结兵马粮草,十日之内他要领军出征。
兰汗只得遵命而为,集结龙城兵马,得步骑兵万余。其中便包括段速骨和宋赤眉等人率领的三千龙城精骑。这是慕容宝点名要带走的兵马。
其实兰汗要是铆足了气力集结募集兵马的话,完全可以集结起三万兵马。但兰汗怎肯将全部家当全部拱手送出,他留了大部分的兵马没有交出。他自已也上奏慕容宝,他已老迈,不能随军出征。
慕容宝知道他留了一手,但此时此刻他也顾不得太多了。能得一万三千余兵马南下,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一番折腾之后,六月初,慕容宝终于领军出征。慕容宝也知道此去未必能获胜,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于是命太子慕容盛留在龙城主持事务。慕容盛既是太子,又是兰汗的女婿,兰汗不可能不服从于他。
就在出征之前,一个不详的消息传来。慕容德放弃了邺城的防守退守大河之南的滑台。邺城被焚毁,也已经被魏军占领。这样的消息传来,自然给此次出征蒙上了一层阴影。
太子慕容盛向慕容宝进言,他认为慕容德之所以退守滑台放弃邺城,是因为他有割据自保之心,恐怕很难配合此次大军的南征。所以慕容盛认为慕容宝应该停止出兵,留在龙城,暂且休养生息,以待时机。
慕容宝将慕容盛大骂了一顿,斥责他在社稷沦丧之际居然想着苟安。慕容盛哭着解释自已是担心父皇的安危,所以如此。慕容宝叹息连声,虽不再责骂慕容盛,但却也没有改变主意。
慕容宝这么多年来经历了许多,已经和之前的慕容宝判若两人。特别是父皇在自已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堪和失败之后还愿意相信自已,将大燕江山交到他手里,那是何等的信任。如今父皇才去世一年,大燕在自已手里便已经成了这幅模样,怎不让慕容宝惭愧之极。
在龙城的这些日子里,慕容宝内心遭受煎熬,食不下咽寝不安眠,他不能容忍自已无所作为,一心想着要出兵反攻。此刻就算是明知失败,也不能动摇他出征的决心。
六月初八,一切准备停当。慕容宝于龙城南郊校场誓师校阅兵马,发表了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便率军出发,向南进军。兰汗等人送出十余里,返回之后,都长长的松了口气。
慕容宝率军一路往南,催促兵马加快行军速度。数日后抵达距离龙城百余里的乙连县。天色已晚,慕容宝等人入乙连县住宿。由于乙连县城很小,兵马不能全部入城,故而慕容宝只率三千亲卫骑兵进城,其余兵马在城外扎营休息。
入夜时分,段速骨宋赤眉等人召集龙城精骑大小将领秘密会商。
段速骨对众人道:“当初高阳王率军出征,一心为大燕,何等忠良。然而却被陛下怀疑,不分青红皂白便杀之,还让慕容麟杀我们龙城将领,何等凉薄。我等皆为高阳王心腹,受高阳王恩惠,岂能不为他报仇?今我们若是跟随陛下南征,且不说这么点兵马怎敌魏军数十万大军。就算我们能打过,又当如何?跟着陛下这样凉薄之人,岂有前程?也对不起高阳王当年对我等之恩。与其如此,不如我们行动起来。我提议,推举高阳王之子慕容崇为主,讨伐忘恩负义之君。反正最终不死在战场上,便是死在陛下手中,何不行事?”
宋赤眉大声附和道:“正当如此。陛下无能,大燕将灭。这种时候,他还要带着我们去送死,何等愚蠢。靠着这样的人,我大燕怎有将来?不如夺权,以高阳王之子为主,坚守龙城,大有可为。”
众将领本就不满,见段速骨和宋赤眉这么说,纷纷呱噪起来,表示同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