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八章 决战(一)(1 / 2)
邺城城下,李徽大军的进攻进入第三天。
过去的两天里,李徽采用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策略起到了极好的效果。高低远近的火力搭配让魏军守军在城上城下无立足之地。城头上的守军遭受远程火炮的打击和抬枪的狙击而死伤惨重。城下魏军也不敢集结暴露在射程之内,他们要么躲在城墙背面依靠高大的城墙为屏障保存自已,要么便远远的躲在街区之中不敢靠近。因为一旦暴露在空旷区域,落入云霄车顶端的旗手眼中,接下来便是一顿从天而降的轰炸,炸的他们血肉横飞死伤惨重。
但他们却又不得不坚守城墙,因为东府军兵马随时准备攻城,云霄车也随时推进。一旦城头守军躲藏起来,城下东府军便开始做攻城壮。这番勾引之下,拓跋仪拓跋烈又不得不立刻驱使士兵上城防守。因为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对方可能会迅速突破城墙,来不及防御。
两天来,东府军上万兵马簇拥的云霄车已经推近到百步距离,他们随时能够冲到城下。而城下堵塞通道的报废的云霄车已经被精确的炮击炸得七零八落,只要云霄车进攻,随车兵士们可以快速的将那些碎片清理,完成通道的畅通。
在这样欲攻不攻的反复拉扯之下,魏军兵马不断的上城下城,内城兵马不断的前进后退,被拉扯的疲惫不堪,死伤惨重。
进入第三天,东府军依旧采取的是这样的策略。从上午开始,东府军便做出了攻城的态势。上万东府军开始往城下推进,携带着大量的云梯往城下冲。拓跋仪等人虽高度怀疑这是一场佯攻,但他们不得不命令城下的守军迅速登城防守。
然后炮声隆隆,抬枪轰鸣。大量的炮弹落在城墙上下,抬枪手肆无忌惮的狙击对手,一个个的将对方射杀。而城下那些进攻的兵马则不进反退,举着大盾退回原地。
城头守军在炮火和抬枪的打击之下死伤数百,之后狼狈撤下城池躲避。
同样的事情一直上演,像是一个死亡的轮回。明知对方下一次的进攻又可能是佯攻诱导,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应对。这就像明知眼前的食物是一坨狗屎,却不得不去尝一口一般的恶心。魏军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拓跋仪更是怒骂连声,捶胸顿足,愤怒的几乎要吐血。
在午后未时,魏军改变了策略。拓跋烈认为,既然明知对方是佯攻,那便不予理会,看看他们是否会真的进攻。若对方冲到城下,他们的火炮便无法轰炸。可将兵士隐藏在上城的石阶上,对方进入三十步区域再上城防守。虽然有些冒险,但起码不至于被敌人蒙蔽,被他们单方面的屠杀。
拓跋仪心神已乱,也没有别的主张,便听从拓跋烈的安排。于是在东府军再一次发起冲锋时,城头毫无动静,魏军似乎不肯上城防守,不肯上当。
但东府军本就计划随时将每一次的佯攻变成真正的攻击。眼下这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当东府军冲入六十步区域时,对方城头尚未有大量防守兵力出现,于是乎攻城号角猛然吹起,一万大军猛冲城下。在抵达三十步区域之后,魏军兵马才纷纷上城防守,但短时间内大量魏军根本来不及上城补位。东府军攻城兵马迅速冲至城墙之下,上百云梯纷纷竖起,兵士们第一时间展开了对城头的猛攻。
为魏军大量兵马涌上城头之时,城墙已经被突破多处。数以百计的东府军士兵已经冲上城头。双方在城头展开激烈争夺,战斗血腥无比。
眼见情形危急,拓跋烈率领精锐三千兵马上城助战。经历一个多时辰的争夺,东府军突然停止攻击,如潮水一般的退去。
但对于魏军上下而言,无疑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对方实际上并没有全力攻城,对方的云霄车并未靠近攻城,也没有后续的援军增援。如果对方那么做了,显然城墙已经保不住了。即便如此,城墙依旧差一点告破,最后不得不将最为精锐的亲卫兵马送上城头增援。而那最后的五千精锐兵马是作为生力军,在最后关头用来保命的。此番不得不动用了三千,足见压力之大。
在作战期间,为了增援城头,不得不调动城中兵马靠近城墙内侧。对方重炮借此机会轰出了上千炮,造成了极大的伤亡。那些云霄车上的狙击手也射杀了数百已方兵马。
东府军虽有所死伤,但双方战损完全不成正比。拓跋烈甚至认为,这本就是对方的一种手段。这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佯攻,诱惑已方兵马全面防守,好为他们的重炮和狙击手创造机会杀伤已方。
事实当然不会如此。李徽当然不会拿这一万攻城兵马当诱饵,否则他也不会下令他们撤离了。李徽这么做是迫的对方兵马全力守城,好弄清楚对方还剩下多少兵马,是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强攻。当对方的防守力量削弱到一定的限度的时候,李徽会毫不犹豫的发起总攻。但前提是,必须一击得手,而不是陷入攻城未果的泥潭,白白的死伤更多的兵马。若盲目大举攻城,则是破坏了这三天的整体作战策略。
这几天的消耗,对魏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魏军的有生力量在迅速的被消灭。距离那个可以一击致命的临界点已经不远了。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沉得住气,保持定力,而不是自乱节奏,放弃眼下优势的作战战术,陷入对对手有利的强攻环节。
目前看来,李徽的评估是,对方尚有一战之力,兵马数量依旧不少。增援作战时,对方从城内涌出的兵马起码有一万五千人,加上城头守军上万。他们还有两三万兵马。若大举进攻,哪怕是攻破城池,陷入巷战之后,这么多的兵马也会带来麻烦。所以,还不是强攻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的消耗削弱他们。
削弱其有生力量的同时,其实也在瓦解对方的士气。每一次的佯攻,对方都不得不付出大量的伤亡。适才这一次,对方更是在炮火和城头的肉搏作战中死伤惨重。他们恐怕也再不敢放任东府军再来一次这样的攻城了。
此次战斗之后,守城魏军再不敢掉以轻心。好在天色已晚,东府军不久之后便偃旗息鼓,撤离战场。
夜风呼啸,寒气逼人。
邺城皇宫大殿之中,拓跋仪召集魏军众将领商议对策。这几日,每天拓跋仪都会召集众人商议破局之策,但都没有好办法。面对东府军这种进攻策略,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每天的会议最终只会加重众人心头的压抑,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迷茫。
“怎么又少了几个人?辛将军呢?骆将军呢?杨将军呢?他们去哪里了?”拓跋仪扫视众人,发现高级将领有人缺席。
众人一片沉默。拓跋烈叹息开口道:“回禀大将军,辛武将军、骆阳将军、杨乾将军今日都阵亡了。辛武遭遇炮击而亡,骆阳和杨乾在城头被对方狙杀……”
拓跋仪倒吸一口凉气,颓然坐在椅子上。这几位都是军中猛将,没想到今日都阵亡了。帐下二十多名高级将领,如今只剩下十几位了。这几日对方的狙击手和火炮已经杀死了包括自已儿子拓跋干在内的数十名中高级将领。这简直不可思议。
作战之时,不能没有将领指挥,否则便是散沙一盘。但是敌军狙击手便盯着他们狙杀,令人防不胜防。尽管已经做了一些措施预防,比如说高级将领已经换成普通盔甲装束,尽量不被对方认出来,但还是没能躲过他们的狙杀。那也难怪,毕竟将领们的言行动作都和普通兵士不同,他们必须扯着嗓子指挥兵士,身边也永远围着一群人,其实还是能够分辨的出来的。
“大将军,是时候做出抉择了,我们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必须要有破局的做法了。再这么下去,我们将会全部被他们歼灭于此。”拓跋烈沉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