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 成长的一点一滴(1 / 2)

加入书签

家长见证着孩子成长的一点一滴,最令人兴奋的便是宝宝喊出第一句:“爸爸妈妈”。其实在宝宝牙牙学语的过程中父母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呢?不然宝宝的语言学习很有可能会因为家长的不当行为而滞后发展哦!

第一、过分满足、代劳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想要喝水了,手指指着水杯,爸爸妈妈就立刻为孩子倒水,孩子连动嘴的机会都没有。父母过度的满足、代劳孩子的需求,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孩子要求的方法使孩子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孩子不用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爸爸妈妈就能知道他想要些什么,并满足他的需求,这样孩子就会失去了练习说话的机会。

宝宝在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他们难免会比较慢或者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虽然父母对于宝宝的动作、表情能够快速反应,其实并不利于宝宝语言的学习。

父母应该要创设条件让宝宝多说,而不是抢话,也可以有意“为难”一下孩子,反而能增加他的表达欲望。长时间和孩子接触的大人,倘若对孩子的需要过分敏感、关注,总能在孩子没有说出自己的需求之前就抢着去满足孩子的,孩子就觉得说不说话都一样了,时间久了,孩子就不愿意说话了,本来已经学会的词语也会慢慢退化。爸爸妈妈要慎重啊,切勿太爱孩子变成了伤害孩子了。如果宝宝仍然用手势或者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可以适当地引导宝宝:“告诉爸爸妈妈,宝宝想要什么?”

第二、没有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交流,比如:宝宝,地上脏脏、吃饭饭咯、时间到了要睡觉觉了哦、吃肉肉、喝水水、小盆友、酱紫、你造吗、妹纸等,这些都是父母哄孩子必用的语言措词和网络用词。这样对孩子是没有益处可言的,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是用叠词和儿话说话,大部分爸爸妈妈却认为孩子仅仅能听懂这类儿语或者觉得好玩,就用同样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这样会导致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延迟,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理解,在和孩子的对话时,对事物描述清晰准确:你教孩子说汽车时,应该是细化到小轿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而不是“车车”。

第三、家长说话速度太快了,没有给孩子一个充足的时间,让他从听到你说的话到理解说话的内容,最后回答你,这样孩子很难接收到有效的信息。

第四、无视孩子的错误发音,比如:孩子总是将妈妈说成了骂骂,父母重复孩子错误的语音,或者再遇到要说妈妈的情况时,父母也跟着孩子说骂骂。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是大部分父母的通病,父母总是把孩子错误发音叨念在嘴边,此时孩子就得到错误的暗示,以为自己的发音是正确的,这种不对的发音会伴随孩子的成长,要令其更改过来将需要很长的时间。爸爸妈妈在帮助孩子轻松掌控语言时请耐心重复说话内容,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注视孩子的眼睛,发音要清晰,并注意音调的柔和度,尽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调缓慢、温柔。尽量说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孩子说出答案。

第五、三岁之前长时间给孩子使用了电子产品,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与宝宝都没有交流,只是被动灌输的语言模式,而且电视节目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规范语言。如果经常把孩子扔给电视,就容易阻碍他的语言发展。这会过早的开发远端的视听系统,导致近端的触觉、前庭、本体发育受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