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宁王登基(1 / 2)
京城,承天门。
宁王的登基大典正在举行。
这一场登基大典,其实是在质疑、反对声中,仓促举行的。许多大员出于各种理由,并不支持宁王在这个时间点,举行“登极仪”。而他们反对的原因,也是有理有据的。
一,老皇帝尚在,他虽然昏迷不醒,但以后万一醒过来了?到时候,国家岂不是要有两个皇帝?谁是合法的?而且这个时候就另立新皇,是不是太急了点,也不符合孝道?要不再等两三年,看看老皇帝的身体状况再说呢?
二,老皇帝可从来没有指定过继承人的。不管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都是事实。所以,宁王凭什么成为继承人的?新皇继位,是需要合法性依据的,可老皇帝并没有留下指定继承人的诏书,甚至连相关的口谕都没有。所以,宁王在继承资格上是缺乏依据的。一句话,就算是要另立新皇,凭什么是你?
三,登基之前,是有一些程序要走的。比如要有一个由公候勋贵、朝堂重臣、德高望重者所组成的“请愿劝进团”,联合上表三次,请求继承人继位。而被劝进者,须三次辞让之后,才可接受下来。这主要是为了表现继承人谦逊的品德,虽然这事儿更多的只是在走过场,但皇家乃国家、万民之榜样和表率,哪怕都知道只是演戏,也不能取消的。谁知道,宁王竟然连演都不演了,在第一次有官员上表劝进后,他只是在朝堂上口头推辞了几次,便“勉为其难”地接受下来了。这个吃相,可着实不好看了。
四,“登极仪”何等重大、庄严之仪式。照道理,须由“钦天监”仔细认真的挑选一个良辰吉日的。人家民间小老百姓,结个婚啥的,都还要查查黄历了,何况是新皇登基呢?可是,宁王呢,在劝进后七天就要举行仪式,先不说这日子选得“吉不吉”的,咱就说“急不急”吧?再者说,这么重要的典礼,是有许多东西要准备的,举办大型典礼也需要各部门协调,并进行细致的排练,以免典礼当日出什么差错。若到时候,因为准备不充分闹了笑话,那算谁的?
五,玄武门至今还没修葺完毕;有关陈庆之元帅的后事该怎么办,至今也还没有确定下来;不久前,在元帅府,处置了许多武官,或贬谪或降职或流放或下狱或直接杀了,弄得军中人心惶惶、乌烟瘴气的。虽然,并没有发生哗变,但城外的三十万大军此时士气低落、气氛也不太对劲,如此的话,是不是等一等,再举行典礼,以免刺激到那些将士。
六,国之大典,是不是应该邀请一些国内国外的贵宾,前来观礼呢?可是,七天?就这么点时间,谁赶得及过来了?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总之,许多人都觉得,宁王殿下现在就举行典礼,实在是过于“仓促”了些。最好是等个一年、两年后再举行,比较稳妥一点的。可是,宁王愿意再等上一年、两年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别说一年了,一个月他都等不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