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章 失灵(1 / 2)

加入书签

化验报告上,详细记录了我从罗长贵卧室里发现的那两样东西的具体成分。

当时我在卧室,发现了两件东西很可疑。

一件,是书桌上的笔洗,里面有带着余温的纸张灰烬。

一件,则是书架上《图解八宅明镜》这本书中的血迹。

根据警方技术人员的化验分析,笔洗中的纸张灰烬,化验出来的成分包括一些植物纤维燃烧后的无机矿物质和碳颗粒、

其中在这部分无机矿物质中,还检测到了少量的汞元素和大量的铁元素。

至于为什么会有汞,技术人员无法验证。

但大量的铁元素,相关技术人员推断,这张纸在燃烧前,上面应该存在血迹。

当然,这只是他们根据化验结果作出的推断而已。

因为纸张燃烧的彻底,仅从灰烬上面无法提取出任何有价值的生物信息,包括这张纸到底是什么,仅凭现有的技术,也无法准确化验出来。

不过《图解八宅明镜》那本书里的血迹,警方技术人员倒是化验了出来。

对于书页里的血迹,报告上面是这样描述的。

检测结果,如下:

1.通过质谱及免疫学检测,血渍中血红蛋白成分与人类血液存在交叉反应,但β-球蛋白及转铁蛋白谱系呈现异常偏移,相似度86.2%,不符合标准人类血型抗原表达特征,判定为类人生物源性物质。

2.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检出高浓度汞化合物残留(以Hg计浓度达650 pp),主要形态为单质汞与硫化汞混合晶体。

3.通过纸张纤维老化度测试及血渍氧化层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合环境温湿度模型推算,物质渗透纸张时间≥15年,微量汞蒸气扩散形成的晕染边界与自然氧化斑吻合。

……

报告上面有很多专业术语,我不是很懂。

但在看了这个检测结果后,我大致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一,书页上面的血迹,不是人血,而是类人血。

二,血迹至少在书上存在了15年的时间。

三,这上面的血迹和笔洗里的纸张灰烬,都含有汞,说明很可能是同一张纸。

“难道被烧掉的那张纸是符纸?”

反复看了下化验报告后,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硫化汞,其实就是朱砂的主要成分。

这也是我推测是符纸的原因。

然而面对我的推测,一旁的邵观易却摇了摇头:

“事情没那么简单,你看这个。”

邵观易从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报告递给了我。

报告被一份印着绝密的牛皮文件袋装着,里面的纸张已经泛黄,看上去很有年头了。

而当我抽出文件看了下标题后,立刻重新把目光落在了对面沙发那儿的邵观易身上。

“这是……”

“还记得我前些天跟你说过的1980年南海鲛人事件吗?”

在罗家别墅的一处单独房间内,邵观易警觉性的看了下门口,在确定没有外人后,他继续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