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朝堂之上,划江而治?(1 / 2)
北方战火初熄,亟待休整。
而此时的帝都城,却沉浸在一片惶惶不可终日的氛围中。
夏日的闷热,混合着朝堂上下的恐慌,让人透不过气来。
宣政殿内更是炎热,摆放着许多的冰鉴。
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却觉得背心一阵阵发凉。
周王继位后,文臣们为他选定的年号为文初,是为文初帝。
‘文’强调将以文教礼仪治理国家,‘初’则代表新时代的开端。
这个年号就很有意思了。
它强调李明继位的合法性,还暗示了在李明继位之前,整个大庆是向武的,而在李明继位后才开始实行文治。
这不仅打压了李彻,还明里暗里贬低了庆帝。
当然,世家官员胆子再大,也不敢乱改庆帝的庙号,他依然是庆太祖。
文初帝尽可能板着脸,想维持天子的威严,但那略显游移的眼神,却出卖了他内心的虚弱。
大殿之下,翟燕刚从北方狼狈逃回。
他本想去投奔郑茂,奈何郑茂比他输得还惨,只能带着残兵返回帝都复命。
而郑茂却是败得一兵一卒都不剩了。
此刻正跪伏在地,满脸的灰败之色。
以左相杜辅臣,右相秦会之为首的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面色凝重,眼神闪烁地看着殿中的两人。
杜辅臣手持玉笏,向文初帝禀报最新的战况:“陛下,定陶失守,兖州全境沦陷,逆奉兵锋已直指中原。”
“幸得翟将军、郑将军浴血奋战,方能脱身回禀......”
他话音未落,一名御史台的官员已经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指着翟燕厉声道:
“陛下!翟燕丧师失地,十万大军溃散,致使北方屏障尽失,罪不容诛!请陛下严惩,以正国法!”
有人带头,其他几个世家出身的官员也纷纷出列附和:
“正是!翟燕身为大将,却一败涂地,有何面目立于朝堂?”
“若不是他轻敌冒进,岂会有定陶之败?”
“王三春一介贼寇,这都敌不过,有面目回帝都?”
众臣的矛头几乎一致对准了翟燕,而对真正的主帅郑茂,却鲜有人提及。
翟燕抬起头,双目赤红,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征战半生,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
当初是这些世家门阀求着他入京之时,是何等的卑躬屈膝,不惜以重利厚禄许诺。
如今不过败了一阵,就将所有罪责推到他一人身上?
明明郑茂才是主帅,他输得更惨!
“放屁!”翟燕怒吼一声,吓得几个文官一哆嗦,“当初若不是你们苦苦哀求,许以高官厚禄,本将军岂会行此大事!”
“如今战事不利,便想卸磨杀驴?”
“若无我翟燕和南军将士,尔等今日能否安然站在这金銮殿上,还是两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