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海军入河(1 / 2)
听到贺从龙的问题,李彻微微一笑:“朕已传令黎晟的第一舰队、张能的第四舰队,从出海口进入黄河。”
“如今他们正在河道内待命,随时可以沿着运河南下,切入淮河水系。”
还得感谢前朝炀帝,黄河和淮河之前早有多段运河,炀帝龙舟下江南时又开凿了一大截。
到庆帝登基时,只需将炀帝开凿的运河和之前朝代的小运河连在一起,便可直接从黄河入淮河。
当然,淮河也有自己的出海口,只是距离太远。
未来还会发生‘夺淮入海’事件。
即,黄河泛滥侵占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
黄河挟带一万多亿吨泥沙的黄水,使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
最终淮河不再是一条畅通的水道,而在淮河较低地方的洪泽湖区,还会把各个小湖连起来,成为洪泽湖。
但这是后事了,至少现在还未发生。
不过估计也快了,这几年黄河越来越不老实,李彻登基后怕是要把治理黄河当做第一要务。
听到海军即将到来,众人皆是面露喜色。
“好!”王三春一拍大腿:“如此一来,咱们就不是两条腿走路,而是水陆并进了!”
陈平之眼中精光闪烁:“有海军战船运兵、运粮,还可以直接以舰炮轰击南岸敌军阵地,这淮河之险至少去了一半。”
一时间,堂内气氛热烈。
海军无疑是奉军中最精锐的力量。
在场诸将大多和他们合作过,知道在沿海、沿河区域,有一支火力强大的船队做策应,仗打得多么舒服。
李彻则是抬手虚按,让众人稍安勿躁。
他走回舆图前,手指重点落在淮河中游的几个关键节点上。
“水路之利已在我手,但主攻方向仍需着重讨论。”李彻目光扫过众将,“如今叛军重兵布防淮河南岸,其重点无非几处。”
“西面的光州(今潢川)距离较远,且非主要通道,可以暂不考虑。”
“我们的主要目标,应在寿州(今寿县)、泗州(盱眙一带,已部分淹没于洪泽湖)、濠州(今凤阳)这三处,择其一作为主攻方向,打开缺口。”
淮南区域的城池虽多,但重镇就这么几座,皆是沿河岸而立的战略点。
众将闻言,立刻围绕这三个目标争论起来。
有主张攻打泗州的,认为此地靠近距离大海最近,水陆协同最为便利。
有建议主攻濠州的,认为此地是翟燕老家,拿下此地意义重大,且可直插敌军防线中枢。
也有支持进攻寿州的,认为寿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拿下后便可控扼淮河中游。
李彻仔细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并没有赞同任何一个,而是在心中权衡利弊。
待众人议论声稍歇,他也没有立刻做出决断,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朱纯。
朱纯一直沉吟未语,目光落在舆图之上,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老国公。”李彻语气恭敬地问道,“您当年随先帝南征北战,朕想请教您一下。”
朱纯立刻正色道:“陛下请说。”
李彻道:“当年先帝麾下大军,是如何渡过淮河,突破南军防线的?”
朱纯见皇帝垂询,抚须沉吟片刻,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
“回陛下,当年先帝用兵,选的就是寿州。”
朱纯走上前,手指在舆图上勾勒:“陛下请看,寿州这座城池非同小可,它控扼淮河、汝水、颍水三水交汇之处,乃是淮河南北真正的交通枢纽。”
“拿下寿州,我军便可利用汝水、颍水这两条支流,源源不断地将粮草、军械,甚至运输部队至淮河前线,后勤补给线将畅通无阻。”
他目光扫过众将,继续分析:“反之,若拿下泗州或濠州,虽然也能借此让大军渡河,但后续进军仍需面对纵横交错的水网,以及敌军依托支流不下的层层防线,进展必然缓慢。”
“而占据寿州,就如同掐住了淮西的咽喉,不仅可保障我军侧翼,更能直接威胁下游的濠州,以及更东面的防线。”
“如此便可迫使敌军分兵,为我军分割包围各城,随后各个击破而创造战机!”
朱纯一番引经据典的分析,结合地形水势,将战略态势剖析得清清楚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