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1章 你没救了(2 / 2)

加入书签

两个孩子喝了粥之后,才安安稳稳睡过去,陶顔言却累得够呛,眼睛里都布满了红血丝,整个人疲惫不堪。贺临璋将她拉去休息,二人才睡了一个时辰,张福海就悄悄来回禀,说是大皇子没了。

贺临璋轻轻起身,到了外面才问了具体情况。

“太医那边能用的药都用了,中途大皇子有些好转,但到了傍晚就不大好了,大皇子没了的时辰刚好是太子和五公主苏醒的时候。”

贺临璋眉头紧皱,他向来不大信任鬼神之说,但今日之事却叫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方丈那边,你好生招待,然后平安送回去,多添些香油钱。至于贺晔那边……让宗人府安排身后事吧,不必葬入皇陵了。”

张公公看了一个皇帝的脸色,点了点头:“是,奴才遵旨。”

腊月初六,阴霾的冬日终于迎来一丝暖阳,病了好几日的几个孩子被陶顔言带去了园子里走动,活动活动筋骨,晒晒太阳。孩子们在前面跑,陶顔言在后面远远跟着,看着孩子们活蹦乱跳的样子,她脸上露出了一抹欣慰。

“娘娘,福岩寺的方丈让人送来了四道平安符,说是专程给几位小主子请的,请娘娘过目。”常泰捧着平安符追到园子里来,陶顔言接过翻看:“他有心了,你去替本宫送些赏赐。”

陶顔言让香兰给几个孩子把平安符戴上,走进了一座凉亭里,宫女立即送上茶水和点心。

“大皇子的丧事都办完了?”

常泰在一旁回禀:“是,宗人府办的,一切从简,墓地就在京城之外的公墓,陛下没让他入皇陵。”

陶顔言饮下一杯茶:“原也是被逐出皇家玉碟的人,不入皇陵理所当然。”

常泰给陶顔言续上茶水:“有件事,前几日奴才不敢来回禀,以免打扰娘娘,今日夏国那边又来人了,说是想请娘娘劝劝陛下,对夏国高抬贵手,夏国愿意将每年三成的布匹贸易所得送给娘娘以作谢礼,送十年。”

陶顔言看了看远处六岁多的予承,笑道:“他们还真是舍得,十年以后,承儿就十六岁了。若我没记错的话,大周与夏国一年布匹贸易的金额是三万两,那就是他们每年给本宫九千两谢银子,十年就是九万两?”

香兰回想了一下账目,点了点头:“对,娘娘记的没错。”

“呵。”陶顔言轻笑一声:“区区九万两,就想让本宫劝陛下打开贸易封锁,重开互市,他们还真是异想天开。”

陶顔言端起茶杯,又饮下一杯茶:“早知今日会受到制裁,他们当初就不该鬼迷心窍,一心撺掇着燕国,与我大周开战。这一年多关闭贸易,夏国恐怕物资匮乏,早就有些支撑不住了吧。”

常泰点点头:“是啊,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派人来求和,请娘娘出面劝说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