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身入重围(2 / 2)
春梅心情有些忐忑,这是第一次刘禅抱着她上战场,过一会就是刀林箭雨,说不怕是不可能的。
但是想到刘禅的绝世武艺,她又安心不少,刘禅笑着说道,
“不用怕,你闭上眼睛不去看敌人就是。”
等春梅闭上双眼,刘禅立刻发出了冲锋的指令,她自己则一马当先,朝坳口冲了过去。
鲜卑士兵看到汉军追至,更加惶恐的往坳中奔逃。
刘禅身后八千骑兵,将多余的马全部放了,跟在刘禅身后如同洪流,浩浩荡荡的冲进了山坳之中。只要仗打赢了,还怕收不回放走的马匹吗,就算走失了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早就在四周山上埋伏的轲比能,看到刘禅进入了鲜卑士兵的包围圈,顿时喜从天降,对身边的随从说,
“十余年来,每日都听人说刘禅用兵如神,智计百出,耳朵都听起茧了。
如今刘禅虽然勇猛依旧,但丧父之痛让其心神大乱,亲率数千部队,也敢轻蹈边境,今番必生擒她,以报数日前大败之仇。”
身边众将也都喜气洋洋。生擒或者杀死中原的天子,对于游牧民族政权来说,只有一千多年前的犬戎杀死周幽王,若轲比能能够成为第二个,这是多么大的成就。
千年第一人啊!
已经有部将在畅想了,
“听说刘禅之美貌,纵然夏姬复生,也无法与之相比,可汗若得其人娶之,可汗以后就是中原天子了。”
轲比能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随后下令说道,
“刘禅自恃勇猛,视鲜卑勇士如无物,如今深陷重围,令将士们出击。”
刘禅刚刚冲入山坳,对前方逃窜的鲜卑士兵发起冲锋,四面就响起了彻天动地的喊杀声。
打仗的时候,士气也是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若是被围,对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士兵更容易慌乱,而且四面都是敌人,阵型也很难维持,因为侧翼和后方都是敌人。
可是刘禅的虎贲军,却偏偏是天底下最不怕被围的军队,征战多年,经常跟着刘禅冲击敌阵,突入敌军阵中前后左右都是敌人的情况,他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了。
只要跟着陛下冲锋,纵然十重埋伏,也能撕开口子。
刘禅见被围,更是毫无惧意,没有地势的帮助,只有一些略有坡度的小山,几万羔羊围得住几千猛虎吗?区区游牧民族想和汉军打正面战争,谁给你们的勇气!
刘禅知道,想要围困自己的骑兵,正前方的部队,一定是鲜卑最精锐的骑兵,防止她利用刚冲入包围圈的动力,冲破包围圈,而身后和两侧,必然要弱一些,己方骑兵变向,就会丧失之前高速冲击的动能。
而且包围圈并不是几万人站在那里不动等着她冲击,而是被围的人冲击哪个方向,包围圈的人员就朝哪个方向涌,等到被围的人失去了战斗力,就可以收网了。
刘禅咬紧牙关,喊了声,
“全军随我冲!”
随后策马朝前方的鲜卑骑兵冲过去。
她以自己为饵,冲入敌人的包围圈,目的就是让敌军看到战胜她的希望,从而放弃北逃,与她正面交战。
冲阵之时,刘禅还不忘记她背后蜷缩着的春梅,再次在马上小声问道,
“姐,第一次上阵,你害怕吗?”
春梅闭着眼睛,自从上皇去世,刘禅亲征以来,她已经叫过好几次春梅姐了。
脆弱的她,更加希望用其余人的亲情来排遣心中的丧父之痛,春梅从小抚养她,就如同她亲姐一般,没有外人的时候,叫声姐姐又有什么。
春梅缩在刘禅背后,闭着眼睛低声说道,
“你不用顾我,安心杀敌就是。我知道你的本事,必能护我周全。再说我在你身后,就算是为你挡枪也是愿意的。”
刘禅不再说话,直接朝前方的敌人冲杀而去,她哪里需要春梅给她挡枪。
轲比能已经在前几天见识过刘禅的勇猛,他深知如果正前方被刘禅突破,那设伏的计策就算彻底破灭了,他在前方布置了鲜卑族最强的战士,而且军阵极厚,更兼军阵布置在山上,而刘禅的骑兵只能从山坳中往上冲,他就不信,从山坳中仰攻,能把他的军阵攻破。
轲比能和曹操,孟获,曹丕,越吉等人一样,在亲自见到刘禅的勇猛之前,即使听说过刘禅一次又一次奇迹般的胜利,但还是不相信刘禅能完成那些违背战场规律的事情,总是觉得刘禅的胜利肯定是侥幸得之,直到自己被刘禅打得抱头鼠窜,才知道传言不虚。
刘禅咬牙冲了上去,前几天她打了几年来的第一仗,鲜卑士兵太弱了,刚一接触就跑了,完全不够她出口恶气的。
现在鲜卑士兵借地利敢与她一战,正好让她出气。
刘禅奋起神威,双手持枪,霸王枪枪出如龙,无人能挡。她很少双手持枪,经常是一枪一剑,双手持枪,威力可比单手持枪大多了。
点点枪芒扫过,前方敌人立刻如同饺子下水一般,扑通扑通的落地。
她的身后,是她的几百亲兵,还有八千骑兵。
刘禅霸王枪开路,身后的骑兵们立刻就跟了上来。
因为是在往坡上冲锋,身上又背负了两个人,纵然踏雪乌骓是匹绝世神驹,也没有拉开刘禅和其他人的距离,这一次,刘禅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一个人冲到敌军阵中去了,而是和几千军队保持同步作战。
眼见刘禅势不可挡,观战的轲比能立刻又调集了数千骑兵,挡在刘禅的前方,防止刘禅杀穿包围。
同时命令会说汉话的士兵四面大喊,
“你们的皇帝中计了,汉军已经被包围,可汗有令,汉军放下武器下马投降者免死。”
刘禅也不让士兵们搭话,只是不顾一切的往前冲。
驰骋间,她的心里,恍惚想起了西汉时的李陵,被匈奴包围,杀了跟自己差不多的敌军后,终于全军覆没,主将被擒。
又想起了大明靖难第一功臣淇国公丘福,在率几千骑兵追击蒙古之时,深陷重围,也是杀了几千敌军后,全军覆没,丘福力尽被擒杀而亡,还连累了多名侯爵被杀,多年威名,毁于一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