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左相有道(2 / 2)
王贤懒洋洋的嗓音带着一丝微笑:“有些事情我不想说,说了估计你也听不明白,不过我要告诉你,只要我王贤不同意,谁都坐不上那张龙椅!”
干净利落,王贤直接明牌,听得左相一声惊呼。
果然,镇南王回朝,还是为了新皇登基之事。
嘴角动了动,苦笑道:“有些事情,我一直不甚明了......王爷应该知道,眼下要坐那张椅子的是大皇子。”
“按说,这事要秉承先皇之意,奈何陛下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为了皇朝的安定,我们做臣子的只能顺了他的心意......”
王贤一愣,脱口冷笑:“顺谁的心意?”
“嗯,我忘了左相修行的是儒家之道,讲究一个无为而治,顺承天地之意......只是你想过没有,倘若老大登基之后,第一个要砍脑袋的人,就是你的女婿王予安?”
“如果他连老二都敢杀,会不会顺便连你这个左相也一并收拾了?斩草不除根,这个道理你应该比我还懂!”
还有一些话,王贤不想说出来。
他怕说出来,吓倒眼前这个男人。
令狐静渊一听脸上的神情变了又变,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少年。
这番话是他想说,而又不敢说,甚至找不到人诉苦的话。
谁知镇南王却当着他的面,毫不留情地说了出来。
想到自己眼下的处理,左相眼眸渐渐变得冰冷。
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苦笑道:“撇开在下,撇开二皇子不说......先皇去南山寺前,曾交代大皇子监国,由我跟右相辅助。”
“按道理来说,陛下出了事......身为监国的大皇子,自然是顺理成章的皇位承继之人,王爷你说是不是?”
“非也!”
王贤淡淡一笑,看着手里的缰绳,喃喃自语:“当年我在虎门关时,便已经判了某些人的死罪!”
“有些人死了,虽然动手的是我的师尊;有些人依旧还活着,并不代表我认可师尊当初的妇人之仁。”
左相闻言,心里刹那间掀起惊涛骇浪,大惊失色。
当年白先生当着所有大臣的面,一掌废了大皇子,这事刚过几年,甚至有些人已经忘了。
没想到,镇南王回朝第一件事,便是要将当年旧事重提。
倘若真的将虎门关外一事深挖,恐怕只有眼前这位镇南王,连远处的大将军秦问天也无能为力。
直到这时,左相才猛然想起,当年可是眼前的少年,在南疆虎门外关,与蛮族大军一战。
而且一战之后,毁去了鬼见愁上的天堑......
想到这里,令狐静渊一言不发,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少年。
甚至有些怀疑,传说中先帝派出王贤前往南疆,难不成真的想要追查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跟蛮族大军勾结?
他甚至有一种直觉,两人之间,必有生死一战。
不对,跟眼前的杀神比起来,皇宫里的大皇子显然太弱了。
一念及此,左相情不自禁后背发凉,连手心也渗出汗水,一袭青衣被春风吹得猎猎直响。
谁知这时,王邓突然说了一句:“其实谁做皇帝,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不管你信不信,至少皇帝老爷知道我的心思。”
“陛下已经归天了!”
令狐静渊悠悠一叹,无力地说道:“倘若陛下还在,这些破事又何须臣等操心?又怎么敢劳烦镇南王亲自踏上战场?”
“你错了!就算皇帝老爷站在我的面前,他也不是蛮族大军的对手!”
王贤一声冷哼道:“陛下之事先不说,既然左相修的是儒道,那我们便说说儒家的道理。”
“皇帝老爷当年认为治国始于个人修养,明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上有你们的贤人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后有所谓的天地君亲师,将天地与治国齐家摆在一起理论,在我看来,这些道理都没有错。”
左相闻言,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光芒,旋即点头回道:“没错,正是如此。”
谁知王贤顿了顿,却笑了起来。
冷冷说道:“我暂且不跟你论天地之道,单说王予文当年在虎门外跟蛮族长老勾结一事,便是死罪!”
“你也不要跟我说道理,要证据,我若没有证据也不会着急从南疆赶着回来!”
“就算我师尊当年惩罚过,放了他一马......好吧,我可以不说当年之事,可有些家伙是狗改不了吃屎,竟然引狼入室,欲借蛮族大军之手,扶他上位!”
“你身为皇朝左相,我问你,堂堂皇子跟蛮族大将军勾结,该当何罪?还有,千万别问我要证据,我的证据可以杀他十回!”
“为子不孝,为君无德,为亲逆乱,目无尊长......像这样无德,不孝,不忠之人,何以为君?”
恍若阵阵春雷落下,劈在左相的头上。
眼神之中,既震惊又愧疚。
细细回味着镇南王说出的这一番话,久久回不神来。
电光石火之间,他甚至想到了先皇,倘若先皇还在,看到自己儿子通敌的罪证,最后会如何处置?会不会当场气死?
一时间安呆若木鸡,下意识脱口而出:“倘若陛下在世,只怕也容不了吧?”
王贤一声冷笑,继续说道:“等我解决了皇城之乱,再让大将军去追究东海诸郡,为何不抗敌之罪。”
“至于那些城主将军,受了谁的命不战而降,到时自有定论!”
“还有一事,蛮族大军这会儿正在回家的路上,他王予文的梦,已经碎了!”
“咔嚓!”
一声春雷落下,重重地轰在皇城的天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