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15立春赴京留余威,汉东暗流藏新机(2 / 2)
高育良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大家都想得很周全。祁同伟同志那边,我已经跟他通过气了,让他多盯着政法系统和公安系统,确保不出任何乱子。虽然他不是常委,但手握实权,也是我们重要的助理。”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深夜才散去。高育良送宣传部长和常委副省长出门时,看着夜空里的星星,轻声说道:“赵书记在汉东经营了这么多年,我们不能让他的心血白费。只要我们抱团取暖,就算新书记来了,也动不了我们。”
第二天一早,汉东省委大院里,气氛比往常更庄重。赵立春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身边跟着刘新建。高育良、吴春林、宣传部长、常委副省长,还有祁同伟,都已经在楼下等候。
“赵书记,一路顺风!”高育良率先走上前,与赵立春握手,语气恭敬,“您到了京都后,一定要多保重身体,汉东这边的事,我们会处理好,不让您操心。”
赵立春点了点头,拍了拍高育良的肩膀:“育良,汉东就交给你了,记住,凡事要稳,不要急,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随后,赵立春又与吴春林、宣传部长、常委副省长一一握手,最后,他走到祁同伟面前,目光凝重:“同伟,政法系统和公安系统的担子,就压在你身上了。一定要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岗,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祁同伟连忙握紧赵立春的手,语气坚定:“请赵书记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管好政法系统和公安系统,确保汉东的稳定!”
赵立春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与刘新建一起,登上了前往机场的专车。专车缓缓驶离省委大院,高育良、吴春林等人站在原地,直到专车消失在视线里,才转身离开。
祁同伟看着专车消失的方向,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赵立春的离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只要他守好自己的岗位,跟着高育良等人抱团取暖,依托那份134人的人事名单,他在汉东的前途,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天下午,祁同伟接到了赵瑞龙的电话。电话那头,赵瑞龙的声音带着几分轻松:“同伟,我爸已经顺利到京都了,刘新建也一起到了,一切都很顺利。”
“那就好,恭喜瑞龙。”祁同伟笑着说道,“汉东这边,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新书记到任。那份134人的名单,吴春林部长已经妥善保管好了,只要新书记提交常委会,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嗯,我相信你们。”赵瑞龙的语气带着几分肯定,“新书记初来乍到,肯定不会轻易得罪我们赵系的人,只要你们按部就班推进,汉东还是我们的天下。另外,我已经让人从香江调了一笔钱过来,存在一个安全的账户里,万一后续有需要用钱的地方,你随时跟我开口。”
祁同伟心里一暖:“谢谢瑞龙,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放心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守好汉东,等赵书记在京都站稳脚跟。”
挂了电话,祁同伟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汉东电视塔。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在汉东官场的摸爬滚打,从汉东警校的老师,到京州市公安局局长,再到省公安厅厅长,最后升任副省长,每一步都离不开赵立春和赵瑞龙的扶持。
“我绝不会让他们失望。”祁同伟低声自语,眼神变得格外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或许会有挑战,但只要他手握实权,背靠赵系,有那份134人的名单和赵瑞龙的资金支持,就没有什么能难倒他。
第二天上午,汉东国际机场。省委常委们早早地就到了机场,祁同伟也带着公安系统的工作人员,做好了现场的安保准备。上午十点,一架从京都飞来的飞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新书记即将抵达汉东。
吴春林手里拿着那个密封的档案袋,里面装着那份134人的人事名单。他站在高育良身边,轻声说道:“育良书记,新书记到了,这份名单,我会按赵书记的交代,亲手交给她。”
高育良点了点头:“好,交给你,我放心。记住,说话要讲究分寸,不要急着提名单的事,等新书记主动问起,再顺势交上去。”
吴春林应声:“我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