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夜半搜山(上)(2 / 2)

加入书签

公社武装部长董雨良自然也不敢怠慢,马上一级一级向上面汇报,据说最后报到了省里。省里的有关部门把事情压了下来,说,你们基层的民兵可以继续搜查,但不要把事情向外透露,以免造成群众的惊慌情绪而影响劳动和日常生活。

虽然官方一直没有正式透露信号弹的情况,但几天后雁浦村的乡亲们还是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以后的晚上,只要天气晴朗,人们总能看到高八千上有一串串红色的信号弹升向空中,发出耀眼的光亮。

公社派了好几个下乡干部来调查信号弹的事情。他们认为是潜伏的美蒋特务在搞鬼,与台湾的蒋介石遥相呼应准备反攻大陆。下乡干部来到雁浦村搞大清查,要深挖细找暗藏的美蒋特务。这一来,事情就严重了,村民们的神经高度敏感起来。时间不长,村里就揪出了好几个“美蒋特务”。这几个人中,有个人叫张小顺,他的一个远门舅舅在国民党部队当兵,一九四九年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这一次自然是被清查的重点,地也不让他下了,会也不让他开了,天天在队部交代问题。张小顺不知道交代什么问题,也没有问题可交代,下乡干部就不让他回家,吃饭都是老婆和孩子给他往队部送。

还有一个重点清查对象叫赵三秃。他经常到高八千一带砍柴禾。这个赵三秃生的小巧玲珑,身子极其灵活。高八千上悬崖绝壁很多,绝壁上生长着好多荆子之类的植树,是烧火的好燃料。这些地方别人身体笨拙无法去砍柴,但赵三秃身体灵便就可以去。

赵三秃既然常到高八千上去,高八千上又出现了信号弹,很容易让人把两者联系起来,于是赵三秃也被弄到队部里关押了起来。

遗憾的是张小顺和赵三秃对信号弹的事一无所知,什么也讲不出来,家也回不去,地也下不了,工分挣不上,急的直想哭。

讲不出来不行,你们讲不出来,我们就收不了场。几天后的一个夜半时分,下乡干部让几个民兵们押着张小顺和赵三秃来到高八千上,而后又派所有民兵紧随着上山。

下乡干部的认知是,张小顺和赵三秃这两个“美蒋特务”一定与高八千上的信号弹有密切联系,山上肯定有他们的同伙。把他们押上山,和同伙一见面,而后赶来的民兵就可以一拥而上,把这两处的“美蒋特务”一网打尽。

然而,还是和前几天那次一样,高八千山顶上光秃秃的,连个藏身的洞穴都没有,哪里有美蒋特务?去的时候,一个个都兴冲冲的,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又都懊恼不已,一声声的叹着气。

以后的几天夜间,村里又组织了几次搜山,依然是白忙活一场。怪呀,明明看到信号弹是在高八千山顶上升起的,可上去以后怎么什么都看不见呢?到底是谁发射的?是在哪里发射的呢?

我觉得事情很蹊跷,就对下乡干部和谷占书以及张大喜说,咱们还是不要再搜山了,高八千上不会有特务的,天天晚上折腾大半夜谁能受得了?别说天天下地的人受不了,连我们读书的人都受不了了。

下乡干部们大概也觉得有点累,就说,我们也不想再搜山了,可信号弹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真有特务被咱们粗心大意放过去了,将来上级追查下来,那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头上的乌纱帽戴不成还算罢了,恐怕还得蹲几年牢房呢!

我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今天晚上咱们不要开会了,找一些人早早埋伏在高八千山顶,如果特务出来立马就可以逮住他。

谷占书和张大喜说,这个主意好。你晚饭后就和杨树方去一趟,再给你派两个民兵助阵,埋伏在山顶的两侧。

我本来不愿意去,但寻思着总比做会议记录强,也想把这件怪事搞个水落石出,就答应下来。

晚饭以后,我和杨树方跟着两个民兵悄悄爬上村北的高八千上,埋伏在一块巨石后面。

夜幕渐渐地降临了。忽然,一串串耀眼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们赶紧从巨石后面跑了出来,那两个民兵挥舞着木枪高声喊着,你们是谁?藏在哪里?赶紧出来,不然就开枪了!

呐喊了半天也没有人搭理我们。我一看,信号弹的位置不在这座山上而是还在北边,从雁浦村看似乎是在这座山上,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而再往北边就属于其他县域之内了。

回到村里,我们把情况向下乡干部做了汇报。他们思忖了片刻说,既然信号弹不是在咱们村里放的,按说就可以不管它了。可如果真是特务捣乱不管也不行。这样吧,你们辛苦一下,利用星期日跟着民兵到北边那个县靠近我们这边的几个村子查一查,顺便也给那里的民兵们提个醒,让他们提高警惕,不能美蒋特务漏了网。

你说这些下乡干部的警惕性多高!星期天,我和杨树方又跟着两个民兵来到北边那个县的几个村询问了很多的人。村民们说,我们也经常看到后面的山上放红色信号弹,民兵们也上山搜查过,结果和你们一样,什么也没有查到,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既然他们也查不出个究竟来,那我们还在这里费什么劲?于是,几个人只好打道回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