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峭壁砍柴(上)(2 / 2)
这一点,我承认赵有水说的正确。
赵有水接着说,我怕你上去后出了问题我还得担负责任。现在看你的态度挺坚决,就不妨告诉你。但咱们有言在前,你出了问题不能怪我。
我说,当然不能怪你,这一点你放心,是我自己情愿上去的。
赵有水说,当我爬到半山腰时,无意中往悬崖的开的大口要把我吃了一样。就在这时,只听那边有几个成年人对我喊,孩子,你先不要动,闭上眼睛!就危险!
这些成年人多次到雁浦村周围的悬崖峭壁上砍荆子,爬山的经验相当丰富。赵有水爬上这座峭壁后,这些人就不放心,一直在旁边看着。当他们看到赵有水盯着崖下发愣时,知道他正处于极度惊恐状态,赶紧予以提醒。这个提醒很及时也很管用,赵有水慌忙从山下收回眼光,站在原地闭上眼睛轻轻地呼吸。这样歇息了一阵,恐惧的神态慢慢地消失了。后来,他再也不敢往下看了,一直看着上面。看着上面,情绪果然稳定了许多。
我自言自语地说,两眼一直往上看?就能不害怕?
赵有水说,不光不要往下看,还不要老想着越想越害怕。你索性不去看它也不去想它,就不那么害怕了,当然更不要去动它。你如果非要上前山峭壁去砍柴,就千万千万记住我这一句忠告,眼睛要始终往上看不要往下看。只管想着我是来砍荆子的,别的什么都不要想。注意力集中是人身安全最重要的保障。
说的有道理。
告别了赵有水,我回到家里,躺在炕上大半夜不能入睡。赵有水的肚子并不大,远远比不上杨树方,甚至连周艳萍也比不上,可我的胆子还没有赵有水的大,特别是爬坡上岭之类的力气活儿,我在赵有水的面前真的要甘拜下风。然而,赵有水那两捆荆子,实在看得我有点眼馋。村里人对他的赞誉也着实让我羡慕不已。被人夸奖多神气?我平日里都是割一些茅草,受到的都是村民们的白眼。一个是夸赞一个是白眼,上下两层天哪!我的心理很不平衡。人常说,不蒸馒头也得争口气,这个前山峭壁我是一定要爬上去,山上的荆子我是一定要砍下来!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挎着大绳,腰里掖着一把斧头来到前山。山间有一条窄窄的小路,大约有一尺多宽。路不是人力开出来的,是一条石崖的缝隙,可以勉强通过一个人。爬峭壁时,我双手扶着像刀削过一样的石壁,一步一步地从这条小路上往前挪。我牢记着赵有水的话,两只眼睛始终盯着上方,一次也不敢往下看。走了一段路时,我发现前面有几丛被砍过的荆茬子,这应该是赵有水砍掉荆子留下的。
我又继续往前走,前面终于出现了一簇簇茂盛的荆子。我兴奋极了,从腰里拔出斧头就砍起来。我是第一次砍荆子,不懂里面的诀窍,传统的方法应该是左手握住荆子右手挥舞斧头,砍下来后,顺手将荆子放在一旁,捆成捆儿,用大绳背下山。然而我只顾乱砍一气,砍下来的荆子全掉到绕道来到深渊处,将荆子一根根捡起来才行,然后用大绳背走。
想到这里,我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赵有水在这条窄窄的小道上是怎么砍下荆子的呢?这个地方这么逼仄,他是怎么把这些荆子捆成一捆的?是怎么用大绳绑住的?最后又是怎么背出去的呢?这一系列操作在这个窄窄的地方是很难完成的。别说他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就是经常砍荆子的成年人也不可能完成这些高难度的动作。
我忽然想起,这个赵有水一定是采取了最原始最笨拙的办法,先把荆子砍一把下来,再拿着荆子退回到峭壁旁边的缓坡上,然后再去砍一把,再送过去。这个办法虽然保险,但却特别耽误工夫,因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山道上。
看看砍下去的荆子已经不少了,我收起斧头掖在腰里,从峭壁上退回去,从缓坡上下到峭壁下去捡荆子。
背起荆子时走时,我抬头望了望面前的峭壁,忽然感觉到自己这个砍法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过去,人们背着荆子从山道上往回走时,因为山道特别狭窄,有些人不小心就从上面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而像赵有水那样,又太费工夫太费力气,如果像我这样只管砍不管背,人下来后再去
回到村里时,赵有水在街里等着我,他挺为我担心,怕我出现意外。等我背着荆子来到他面前时,他愣了起来,问,你怎么比我砍的荆子还要多?我觉得你是第一次砍荆子,能砍到我的一半就不错了,现在看来比我还要多一半。你是怎么砍的?
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问他,你是不是砍一把荆子就往峭壁旁边送一把,再砍一把再送一把?
赵有水说,不错,我就是这么砍的,你又没有在现场,是怎么知道的?
我说,我爬到前山峭壁时,看到那个地形,心想你只能这样做才能把砍下的荆子背回来,不然的话你只能空着两只手下山。那个地方特别窄把,是绝对无法背着荆子走出来的。
那你是怎么砍的怎么背出来的呢?赵有水觉得奇怪,我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我把自己的方法告诉了赵有水,他恍然大悟,对对对,你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怎么我就没有想到呢?我砍荆子时,也有不少荆子掉到了山崖下,我还觉得怪可惜的,这么多荆子算是白砍了,怎么就想不到下去把这些荆子捡起来呀!
后来,赵有水按照我的方法去前山峭壁上砍了几回荆子,果然方便的很,荆子的数量和分量也大大增加。再后来,这个方法传遍了整个雁浦村和周围的三里五乡,乡亲们都说好。从此,这个方法被乡亲们争相效仿,于是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峭壁上摔死人的惨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