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玉符初成金光现(1 / 2)
玉符持林从来没有接触过,只是听受明说过几次,因为受明心心念念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制出一块真正的玉符来。
玉符制作与一般的纸符不同,不是用符笔绘制,而是在玉制符基上雕刻出符纹,再用特制的符箓涂进符纹的凹痕中,填平之后,还要再打磨平整,再用上特殊的材料再涂抹一层,送入煅炉中煅烧。
这就用上了玉雕,制符与炼器的多种技能。
所以古代的道士都是多才多艺的。
受明不会炼器,但现在的玉符最后一个炼器过程只简化成了煅烧,只要控制好温度掌握好时间就行了。
持林也不会炼器,可他的《药王经》里有一部分基础炼器的内容,《金丹仙经》里同样也带有炼器的基础篇。
两者随带炼器内容,并不是要将葛氏子弟变成高级炼器师,而是无论药门还是丹门,都得用上玉盒玉瓶这些器皿来盛放丹药。
高品质的药剂或丹药,为防止药效流失,都是用玉制的器皿来盛放,同时玉质温和,与绝大多数的药性不冲,是最佳的盛药器皿。
当然瓷瓶和玻璃瓶的也差不多,只是古代还没有烧玻璃的技术,陶瓷烧制也麻烦不是嘛。
再则这玉器高级上档次,更能衬托出丹药的珍贵不凡来。
基础炼器,对炼器炉没有要求,炼丹炉就能通用。
青叶炉,持林是随身带着的。
只是这坑洞里太小了些,他想起自己第一晚修炼的最外层坑洞,那面积倒是足够的大。
只是现在那里被他就近堆满了挖掘出来的泥石沙土。
持林走出坑道,一路走,一路收起挡路的泥砂,这才将洞口给露了出来。
走到洞外,将空间里的泥砂随手就倒在洞外的乱石滩上,转身又回去放出了青叶炉。
空间里的木炭都是备着的,就是以防自己不定时的要炼个丹制个药什么的,每次用的差不多,都会随时补充。
一点火光飞出,点燃了炉底的木炭,熊熊的火焰就燃了起来。
大火热炉,和炼丹制药的第一步骤一样。
炉温升高,又开始不停地往里打控火诀,要将炉温升到一个恐怖的高温。
这和制药炼丹的温度就不同了,毕竟药材娇弱,矿石的顽固。
找了一块小些的,品质差些的,青白玉丢了进去,盖上炉盖,神识探入炉中,控制着青白玉在炉膛中悬浮着,受热要均匀。
青叶炉的炉壁上有一块透明的探测窗,在那里用肉眼就能察看炉膛内的情况,不过持林的神识比眼睛更好用,这个探测窗也就是起个附带作用。
高温之下,青白玉石并没有出熔化的迹象,可能是这木炭之火的温度不够,哪怕再加持了控火诀,也没有达到1000度以上的温度。
玉石的熔点一般在900一1000度,如果是和田玉种,也就是成份是以透闪石为主的玉石,熔点要达到1500以上。
显然用平时炼丹制药的木炭之火,是达不到这种温度的。
毕竟中间还隔着一个炼丹炉呢。
除非不计灵力,用上火龙炼丹法,那样还有可能达到需要的高温,但那样所消耗灵力巨大,在现在这种环境下,他是不敢将折腾的。
万一再来个巨蛇那样的怪物呢?
他现在身上可是什么武器都没有,只能靠这灵力法术来保命呢。
炼制玉符,也是想为了身上多一些保命的手段。
他空间里有符笔有符墨,就是没有了符纸,不然先绘制些黄符更简单。
炉火温度不够,倒也没有事,他也并没有一定要达到熔点温度,将玉料熔解重铸。
只要将玉料里面的部分杂质稍提炼一下即可,再等玉料稍软时,用灵力将玉料切割成小玉牌。
这是第一步制作玉基,再就是拿出来后冷却,刻录符纹。
他没有雕刻工具,但那都不是事,神识加灵力,胜过一切工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