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调试烘房(2 / 2)
每个支架放10托,每个托有一平方米。一次可以进入1200个支架,总共托。
羊肚菌为例,一托放个十斤,一次可以烘干出7~8吨干品。
黄星熠和吴教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问题,让锅炉工试着烧开一锅炉的水,让饱和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看看这个烘房的最高温度能达到多少度?
锅炉是1.5吨的,可烧重油可烧柴,但在这乡下的地方烧柴就够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对环境也没多大的影响。
一个小时后,烘干房的温度基本上维持在八十一二度。
够用了,用来烘干羊肚菌和蚯蚓,也是三五个小时左右。
黄星熠还是挺满意的,以后挖蚯蚓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赶了,这么大效率的烘房一天连续作业,怎么都能有好几吨的干蚯蚓。
“不错,刚好可以赶上烘干羊肚菌,年前还可以集中卖几天干品。”吴教授说道。
这个烘干房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有很多精细活,用的都是耐火砖,还要加保温层。就这个架空的破框结构都建设了两个多月。
“要不,从明天开始先挑一些大羊肚菌进行烘干,然后进行销售?”黄星熠询问着吴教授。
黄星熠在想什么,老头子清楚得很,无非就是趁着快过年,大家都在置办年货,可以卖多一点。
“着什么急呀,再长多几天,让羊肚菌多储存点营养成分。
过年前能卖多少是多少,这个东西烘干的又能存放得久。就算是过年后再卖也便宜不了多少,今年都没见你便宜过,还不一样地卖出去了。
没到时间就摘,反而会掉价,得不偿失!”吴教授没好气地说道。
黄星熠只能尴尬地笑一笑,吴教授的意见他还是得听的,现在两个农场都不缺钱了,把这些羊肚菌留着慢慢卖也是可以的。
不过,黄星熠估算着,就算是这250多亩的羊肚菌也卖不了多久。
现在跟一些酒店和酒楼的合作已经比较顺畅了,渐渐打开了销路,至少到目前来看,还是供不应求。
特别是一些星级酒店,要货量比较大,要不是黄星熠有意控制着每一个酒店的量,他这点量都不够一两家用的。
如果这250亩羊孔菌全部烘干,依然不够卖,那明年是不是试着在有机肥厂那边扩大种植。或者把新农场这200亩地也改建成大棚调温种植,这样一年都有羊肚菌产出。
新农场的烘干房算是调试成功了,就等着羊肚菌的采摘了。
看看时间也不早了,黄星熠开着车去了机场,今天妹妹和舅公回来了,他要去接机。
今年舅公的那两个儿女今年不回沪上陪他,黄思雅觉得让这个老人家一个人在沪上过年不太好,强烈要求他跟着回来过年。
黄思雅和黄星熠游说了几天才把舅公给说服。
去年就想留舅公在这边过年的,他参加了黄星熠的婚礼又匆匆忙忙地回去了,根本就没有时间陪陪他。
今年让他跟奶奶好好待一段时间。奶奶老了,也不想动了,再加上要照顾重孙子,更加不想外出了,奶奶估计一年都不会去一趟沪上,他们两姐弟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