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古物为引:戈壁夜火,盗墓贼的踪迹(1 / 2)

加入书签

戈壁的落日把天空烧得通红,余晖洒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给单调的黄沙镀上了一层暖金。陈轩蹲在废弃烽燧的残垣下,指尖摩挲着一块嵌在土坯里的玄山氏标记——那是个巴掌大的石刻符号,三目圆睁,线条古朴,和他胸口的青铜三目佩纹路如出一辙。

“陈哥,该搭帐篷了,再晚天就黑透了。”苏晴抱着一卷防潮垫走过来,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乱飞。她刚把东西放在地上,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沙迷了眼,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旁边的阿木已经熟练地在沙地上挖起了浅坑——这是戈壁宿营的老法子,坑底比地面低半米,能挡风。他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向导,皮肤黝黑,眼窝深邃,身上总带着一股骆驼刺的干燥气息。“今天风大,得把帐篷固定牢,不然半夜能被吹跑。”阿木说着,从背包里掏出几根加粗的地钉,“我刚才去那边的沙丘看了,西北方向有片梭梭林,说不定能找到水源。”

陈轩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沙土,青铜三目佩还在隐隐发热。自从进入这片戈壁,这枚玉佩就像被唤醒了似的,时不时传来微弱的震颤,尤其是在靠近那些玄山氏遗迹时,热度会更明显。“等会儿我和你去梭梭林看看,”他对阿木说,“顺便找找有没有别的标记。”

苏晴已经把帐篷的骨架支了起来,闻言抬头:“我也去!正好拍点戈壁落日的照片,这光线太绝了。”她晃了晃挂在脖子上的相机,镜头在余晖下闪了闪。

三人分工合作,没一会儿就把帐篷搭好了。阿木从骆驼背上卸下两个水桶,率先往西北方向走:“跟着我的脚印走,别踩虚了,底下可能有流沙。”戈壁的沙地看着坚实,实则暗藏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陷进去。

陈轩和苏晴跟在他身后,踩着他踩出的深脚印往前走。风呜呜地刮过耳畔,卷起细小的沙粒打在脸上,有点疼。苏晴把相机抱在怀里,时不时停下脚步,对着天边的晚霞按下快门,“咔嚓”声在空旷的戈壁里格外清晰。

“阿木,这附近除了我们,还有别人来吗?”陈轩忽然开口。他刚才用天眼扫过周围,发现几公里外的沙丘后,隐约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不是新鲜的脚印,而是一堆被踩平的枯草,上面还沾着点黑色的灰烬。

阿木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他一眼:“这片戈壁偏僻,除了偶尔路过的牧民,基本没人来。不过上个月听老乡说,有一伙陌生人骑着摩托车进来过,说是来‘考察’,看着不像好人。”他皱了皱眉,“这几年总有人来戈壁找宝贝,挖古墓、盗遗迹,把好好的地方弄得乱七八糟。”

陈轩心里一动。他们这次来西北,本是循着青铜三目佩和玄鉴镜共鸣出的坐标找玄山氏遗迹,可这几天沿途总能发现些可疑痕迹:被翻动的沙土层、散落的烟蒂,还有昨天在一个古城遗址外看到的半截洛阳铲。这些都不是普通游客会留下的东西。

“会不会是盗墓贼?”苏晴凑过来,声音压低了些。她之前跟着陈轩追查古沉船案时,见过不少盗墓贼的手段,心里对这类人没什么好感。

阿木点头:“很有可能。这片戈壁底下藏着不少老物件,以前就有盗墓的来翻过。不过这几年管得严,他们都不敢明目张胆的,一般都是夜里偷偷摸摸干活。”

说话间,前方出现了一片低矮的梭梭林。枯黄的枝干顽强地从沙地里钻出来,稀疏地连成一片。阿木快步走过去,弯腰查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棵梭梭树下的沙坑说:“看,这里有水。”

陈轩和苏晴凑过去,果然看到沙坑里积着一小滩浑浊的水,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枯叶。阿木拿出水桶,小心翼翼地把水舀进去,“这水得过滤了才能喝,不过用来做饭够了。”

苏晴举着相机,在梭梭林里转悠,想拍几张有意思的照片。忽然,她停在一棵粗壮的梭梭树前,喊道:“陈哥,阿木,你们快来看!”

两人连忙走过去,顺着苏晴指的方向看——那棵梭梭树的树干上,有几道新鲜的刀痕,像是被人用砍刀砍过,树皮剥落,露出里面发白的木质。更奇怪的是,树底下的沙土被翻动过,露出了一块黑色的油布边角。

陈轩蹲下身,用手拨开上面的浮沙,油布的面积比想象中大,摸上去硬邦邦的,像是盖着什么东西。他回头对阿木使了个眼色,阿木立刻会意,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刀,小心翼翼地沿着油布边缘挖起来。

苏晴举着相机,紧张地看着他们的动作,镜头对准油布,随时准备拍下里面的东西。很快,油布被掀开了一角,里面露出的东西让三人都愣住了——是几包压缩饼干、两瓶矿泉水,还有一把生锈的洛阳铲和几个塑料编织袋。

“果然是盗墓贼的东西。”阿木的脸色沉了下来,“他们把东西藏在这里,肯定没走远。”

陈轩用天眼扫过周围,这次看得更仔细了。在梭梭林西北方向约一公里的地方,沙丘后面隐约有火光闪烁,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说话声,被风吹得忽明忽暗。“他们在那边。”他指着火光的方向,“大概十几个人,手里有家伙。”

苏晴心里一紧:“那我们要不要报警?”

阿木摇了摇头:“这里信号不好,手机根本打不出去。而且那些人手里有刀有棍,我们贸然过去太危险。”他顿了顿,“不如先跟着他们,看看他们要去哪。如果他们真的要盗玄山氏的遗迹,我们再想办法阻止。”

陈轩点头同意。玄山氏的遗迹里可能藏着关于鉴宝传承的秘密,绝不能让盗墓贼破坏。他把油布重新盖好,又用沙土埋严实,对两人说:“我们小心点,别被他们发现。阿木,你对这里熟,带路。”

阿木在前,陈轩和苏晴跟在后面,三人借着沙丘的掩护,朝着火光的方向摸过去。风渐渐小了,说话声越来越清晰,能听到有人在骂骂咧咧,还有人在抱怨戈壁的条件差。

“妈的,这鬼地方连口干净水都没有,王哥什么时候带我们出去啊?”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

“急什么?等找到了那批‘货’,少不了你的好处。”另一个声音带着不耐烦,“听说这底下藏着老祖宗的宝贝,随便一件就能卖大价钱。”

“可是……我总觉得不对劲。这几天总感觉有人跟着我们。”

“你小子别疑神疑鬼的!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我们,谁会来?”

陈轩三人趴在沙丘后面,透过稀疏的沙蒿,能看到沙丘下的情景:十几个人围坐在一堆篝火旁,篝火上烤着一只不知道从哪弄来的野兔子,滋滋地冒油。他们大多穿着迷彩服,手里拿着砍刀、铁棍,还有几个人背着洛阳铲和探杆,一看就是常年干盗墓勾当的团伙。

篝火旁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脸上有道刀疤,正大口啃着兔肉。他应该就是那个“王哥”,时不时抬起头扫视周围,眼神警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