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5章 孙文台江东定计,吴县城轰然运转(2 / 2)

加入书签

厅内顿时响起轰然应和,武将们按剑踏前,甲叶碰撞声与雨声交织成战鼓般的节奏。诸葛瑾与周瑜相视一笑,前者展开新的竹简研磨朱砂,后者拔出佩剑在舆图上划出标记,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绢帛上,竟似已在沙盘上排开了千军万马。

……

吴县城的更鼓刚敲过三更,雨幕里忽然腾起第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东城门的守卒举着油布灯笼探出身,只见三匹快马裹着泥水冲过吊桥,为首骑士扯下兜帽时,露出诸葛瑾府中门客特有的青布缠头——他扬手抛过一枚刻着“孙”字的青铜令符,嘶哑的嗓音混着雨丝劈来:“诸葛先生令!传驿馆备快马,西城兵器坊开炉熔铜!”

话音未落,城内已是轰然动响。十字街的更夫丢下梆子狂奔,梆子骨碌碌滚进积水,惊飞了檐下避雨的雀群。西市兵器坊的铁门被撞开时,十八座熔炉同时点燃,赤红的铜汁顺着陶槽流淌,铸剑师们光膀子挥锤,火星溅在青砖上烫出滋滋声响。

与此同时,孙坚的点将台正迸溅着火星。亲卫们抬着崭亮的玄铁甲胄冲上台阶,甲片碰撞声惊得檐角铜铃乱颤。孙坚扯下锦袍往案上一甩,露出内衬的兽头护心镜,他按在舆图上的手指划过庐江地界,朱墨顺着指缝渗进绢帛:“程普听令!五千兵虚驻边境,明日卯时前须竖起‘讨逆’大旗!”阶下武将轰然应诺,甲叶摩擦声中,年轻将领们已按捺不住拔刀出鞘,刀锋在火把下映出寒芒。

北城的粮仓最是忙碌。仓吏们踩着竹梯往粮囤上贴红签,“庐江前线”的标签被风掀起角,露出底下“吴郡存粮”的旧印。二十辆覆着油布的粮车驶出城门时,车轮碾过积水溅起半人高的水花,车把式们甩着响鞭吆喝,惊得城楼上的哨兵差点碰倒梆子。更远处的港口传来锚链响动,三艘蒙冲战船正连夜装弩箭,船工们往箭舱里塞着浸过桐油的麻布,海风卷着咸腥味,将舱内的火把烟柱扯得歪歪扭扭。

雨渐渐小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吴县城的晨钟与兵器坊的锻打声同时响起。诸葛瑾府的书房亮了整夜灯,案上摊着刚写好的密信,砚台里的墨汁已结成薄冰。他揉着发红的眼眶看向窗外,只见周瑜的亲卫正策马驰过青石板路,马鞍后挂着的火漆匣在晨光里闪着暗红——那是送往襄阳的密信,蜡封上的“瑾”字朱砂尚未干透,却已随着整座城池的运转,化作战争机器里第一枚咔嗒咬合的齿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