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2章 刘德然想念妻女,楼乡侯思索战局(2 / 2)

加入书签

沛国一战,十万青壮几近灰飞烟灭,地方元气大伤,其本人威望扫地,内部离心离德。他刘彦和曹操联手撕开了豫州腹地,分割沛国,更留下关羽、陈宫率领一万精兵死死钉在占领区。这颗钉子,是战果,也是巨大的风险源。孔伷残余势力会如何反扑?当地豪强是依附还是抗拒?这一万人马,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孤岛,急需稳固的支援和后方策应。

但真正的棋眼,不在孔伷,而在曹操!

当初联兵,助曹操取豫州,再共讨僭越称帝的南阳袁术——这本是清晰的战略链条。然而沛国这场惨烈的消耗战,打乱了一切节奏。

曹操的损失同样惨重。以他那枭雄心性,睚眦必报,对沛国乃至整个豫州的渴望只会因这场血战而更加炽热,甚至带上一种必须补偿损失般的急迫。他刘彦留在沛国的一万人,对志在鲸吞整个豫州的曹操而言,无异于眼中钉、肉中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助曹得豫,共讨袁术”……这美好的蓝图,在沛国尸山血海之后,已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曹操还会按原计划,将矛头指向南阳吗?还是会先转过头来,以更凌厉的手段,清理豫州境内“碍事”的力量——包括他刘彦留下的那一万青州兵?

刘彦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剑柄,指节微微发白。白马似乎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冷冽气息,不安地打了个响鼻。

糜竺的殷勤,陶谦的厚礼,表面上是信守盟约、感激屏障之恩。但更深层呢?何尝不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自保!陶谦看到了曹刘在豫州碰得头破血流后的微妙局面,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他殷勤地送上粮秣医药,热情地邀请前往郯县,既是示好,也是试探,更是想近距离观察这支“新败之师”的真实状态,掂量青州未来的分量。

徐州富庶,陶谦老迈,其子庸碌……这块肥肉,曹操岂会不垂涎?若曹操下一个目标不是袁术,而是转过头来整合豫州、图谋徐州,那青州该如何自处?是履行盟约助陶谦?还是坐视曹操坐大?抑或……火中取栗?

归途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沛国的钉子需要稳固,青州的实力需要恢复,对曹操的动向需要最精准的判断。袁术称帝,大逆不道,讨伐他是大义名分所在,是刘备集团立足天下的重要一步棋。然而,若因豫州之变,导致讨袁大业受阻,甚至被曹操抢占先机或反客为主,那才是最大的战略失败!

夜风吹得更急,卷起地上的尘土。刘彦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将纷乱的思绪强行压下。目光再次投向北方,那里有他必须守护的家,有他必须辅佐的大哥,有他必须共同进退的兄弟袍泽。

“快了……”他低声自语,既是说给远方的亲人听,也是说给自己听,“待我归去,整军经武,稳固根基。曹操……你的棋,下一步会落在何处?袁公路……你的帝位,又能坐稳几时?”

他翻身上马,轻抚白马的脖颈。白马轻嘶一声,载着主人沉稳地走下山坡,融入营寨的点点灯火之中。山坡之上,唯余猎猎风声与漫天星斗,沉默地注视着这片纷乱的大地,以及英雄归途上,那深藏于平静之下的惊心动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